
四十多岁的胡先生开着一家生意红火的砂锅店。胡先生平时身体很壮实,人也很能干,店里店外整天忙个不停。
一个夏天的下午,他蹬着三轮车在县城的集贸市场采购了一车的食材回到店里,才顾得上坐下来喘口气,吃一天当中的第一顿正餐。
他的媳妇心疼丈夫,在给他的砂锅里特意加了许多肉。都说好厨子一把盐,为了补充夏天出汗多,让丈夫能吃得香,媳妇儿还多放了些盐。
胡先生狼吞虎咽吃完砂锅倒头就睡,这一觉直到晚上九点多钟,他媳妇搭理完店里的事情打烊关门,却发现丈夫叫不醒来。
家人急急忙忙把胡先生送到县医院急诊,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告诉她她丈夫非常危险,人已经是中度昏迷了,建议转到上级医院救治。
连夜,胡先生被救护车送到120公里外的市医院,医生迅速安排进行脑部的磁共振检查,发现他的脑部病变非常严重,两侧大脑的白质区域大片广泛的异常信号提示胡先生的情况非同一般。
经过缜密的分析,医师初步判断胡先生的脑部异常的病因很可能是中毒。那么,到底是什么中毒呢?
紧锣密鼓的排查开始了。我们对这几天里与胡先生有关的药物、饮料、食物都一一进行了询问和分析,但一无所获。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有报道称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脑部病变和胡先生的病情有相似之处,那么,胡先生的这个急病是否就是亚硝酸盐中毒所引起的呢?
调查的重点锁定在胡先生发病当天下午食用的砂锅上。然而,他的砂锅里的食物已经被吃尽,而砂锅也已经被洗了,混在店里的许多砂锅中无法分辨。有没有其他蛛丝马迹可供证据之用呢?
情况紧急,时不我待,我们派了一位医生在他家人的带领下驱车到蒲城县的这个砂锅店里实地调查。果然,在厨房的窗台上,赫然放着一罐亚硝酸钠。
谁会知道,这种与普通食盐一模一样的白色粉末,竟然是一种致命的杀手。
医生了解到他们平时在煮肉的时候,总会放一点进去,据说既可以使肉色味鲜美,还可以防腐,煮出的肉不容易坏掉。那天胡先生的砂锅里,他的媳妇儿无意之中放进了这种东西。
真相大白。我们立即按照亚硝酸盐中毒性脑病进行治疗,几天后,胡先生清醒了,经过近3周的治疗,胡先生康复出院了。从此以后,胡先生再也不敢使用亚硝酸盐了。
他深知,如果没有医生面对困难执着追求真相的努力,他很可能已经与这个世界阴阳两隔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是精神,是每一个医生追求的境界。
其实人们很早就知道,腌制的食品如泡菜、熏肉、火腿等含有较高量的亚硝酸盐,而不新鲜和腐烂的蔬菜、隔夜的熟食也会产生数量不等的亚硝酸盐。因此,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亚硝酸盐的身影。
问题是,我们无法避免接触这种有害的物质,但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减少它,包括尽量少食用腌制食品、尽量不食用过夜食品(即使在冰箱里也不)、在市场上买菜时尽量选择新鲜的应季蔬菜、食用熟食后服用1-2片维生素C或吃一些富含维C的水果等,更遑论为了食物味道品相而额外添加亚硝酸盐了。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