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综合征特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组以运动迟缓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或姿势不稳。因此临床诊断帕金森综合征,必需具备运动迟缓,另外至少存在震颤或肌强直 2 项症状中的 1 项。
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多样,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遗传变性病性帕金森综合征。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有:药物性、中毒性(MPTP、锰、CO、甲烷)、代谢性疾病(甲旁减、甲减、获得性肝性脑病)、血管性、脑炎或感染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NPH)、年龄相关性步态障碍、外伤后、占位性病变(硬膜下血肿、肿瘤)、副肿瘤等。
今天我们主要来聊一下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IP)。
1
DIP 的定义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IP)是指使用可能导致纹状体内多巴胺递质含量减少或使多巴胺受体阻滞的药物后出现的表现为运动障碍、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帕金森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3],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常见病因。
临床上一些 DIP 的症状和体征与 PD 有相似之处,且一些 DIP 患者可合并便秘、情绪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使得临床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因此,早期识别 DIP 并尽早干预尤为重要。
2
DIP 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DIP 通常表现为少动/迟缓和僵直,进展迅速。临床震颤少见,一般表现为双侧上肢的姿势/动作性震颤。抗抑郁药、外周及中枢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导致的 DIP 患者最常发生强直,而钙通道阻断剂引起的 DIP 以震颤多见。
与 PD 相比,DIP 常具有以下临床特点[4]:
① 老年人多见,女性较多;② 从服药到发病平均时间为 3~4 个月,短者数天、数周,长者可达 1~2 年;③ 发病后病情进展较为迅速,症状常左右对称;④ 以运动减少及肌张力增高为主要表现,震颤多以运动及姿势性震颤为主,肌张力增高多呈铅管样强直;
⑤ 常伴有呆滞、抑郁、焦躁等精神症状及静坐不能;⑥ 症状常为可逆性,一旦终止服用相关药物,多数症状可在几周内减轻,1~3 个月消失,也有持续 1 年者;⑦ 服用抗帕金森病的药物如左旋多巴很难奏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有效。
3
引起 DIP 的常见药物
引起 DIP 的常见药物分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如下表:
4
DIP 的治疗及预防
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与剂量大小有关。如果是单纯 DIP,可不用抗 PD 药物,多数 DIP 是可逆的,绝大部分患者在停止服药数周至 6 个月后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即可明显减轻或消失,无需进行药物治疗。
若起初考虑 DIP,停用责任药物后临床症状不可逆,可能是药物诱发提前发病的 PD,若能明确诊断,可给予抗 PD 治疗。
由于 DIP 在临床较常见且治疗较为困难,因此预防极为重要,临床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药前应明确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史;
2)严格把握适应症,避免使用已知会引起 DIP 的药物,如果临床必需使用,应尽可能选择更安全的药物替代,用药时应小剂量起始,疗程不宜过长,用药过程中应严密随访,关注有无 DIP 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给予处理;
3)避免联合使用可能会导致 DIP 的药物;
4)老年和女性患者在服用该类药物时更应谨慎;
5)使用一些可能会引起 DIP 的药物时可酌情给予拮抗剂,如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可减轻 DIP 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