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不就是话说不撑抖,手脚抻不起力,一共才发了3次,而且每次也就那么几分钟,后头活蹦乱跳滴,啷个住个院又是抽血、又是彩超核磁一啪啦,花那么多冤枉钱难?”
......似乎很有道理?
这,算不算冤枉钱先听小队唠唠再定也不迟~
入院需要做的这一系列检查主要有三个目的:
——鉴别TIA与其他疾病、筛查危险因素、寻找病因
这些检查主要包括以下这些类别:
01
实验室检查——没错,主要就是抽血
抽血主要是为了检查血糖、血脂水平—— 血糖偏高,甚至患有糖尿病是卒中及其他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同时,严重的低血糖也会出现肢体偏瘫、言语不清等“类卒中”症状;
有些病人出现四肢末端麻木症状误以为是肢体偏身麻木,其实还不能排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况且大部分患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血脂偏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控制的好不好也是TIA及卒中治疗的重要评判标准,因此检测定期检测血脂水平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有一些反应身体基本情况的检查——
包括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白蛋白水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计数、凝血功能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意味着患者不能承受一些药物或者治疗的副作用,提示医生要调整用药。 根据病情,还会有一些关于甲状腺功能、免疫全套、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这些检查是为了排除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相似症状的可能性,比如肿瘤,肺癌等的脑转移也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02
影像学检查,si滴,也就是拍片子
“咋个又要拍片子?医森,我这儿已经一袋子片子啦,你看哈儿嘛” 哎,我们也晓得这处处次次拍片子真的花钱又耗神,能不拍的就尽量不拍了,但有些朋友来带的片子是真的不得行哇。这里有些啥门道,小队这就来说道说道: (1)带片子来就诊! 如果有以前的片子,一定要带片子来看病!一定要带片子来看病!一定要带片子来看病!(如果实在分不清家里那一堆堆是头的还是肚子的,1年前的还是10年前的,那就都带来)
不带片子就来,又说拍过片子能不能不拍了的朋友,,,害呀,我们真的不能透视您脑袋里的情况呀
(2)头部DWI:
进一步明确有无新发梗死病灶,若有病灶就不再是单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了…
(3)头颈部CTA或头部MRA:
头颈部血管狭窄是引起TIA的重要原因,是否有血管狭窄对治疗选择也有重要影响,而发现血管狭窄主要通过头颈部CTA或头部MRA。
图片大概长这个亚子↓
(4)全脑血管造影(DSA):
若上一个检查发现狭窄程度可能>75%,就需从腿上穿根针针进起详细确认狭窄的位置和程度,以评估是否需要安个支架把狭窄的部分扩开。
图片大概长这个亚子↓
(5)心脏相关检查:
部分有心律失常的朋友也会出现短暂的呼之不应,房颤或一些心脏瓣膜疾病可能引起小的血栓,增加日后卒中的风险,与后期治疗方案选择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确认是否有心脏方面的疾病 (6)癫痫相关检查:
极少部分癫痫患者也会突然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所以以短暂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又查不出其他原因的可能TIA患者有时需要做脑电图以及MRI来确认有没有癫痫病灶。
03
急诊“绿色通道”
有些朋友出现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之后很快就来到了急诊(6小时内),这些朋友通常会被急诊以“绿色通道”收入,完善相关检查——
主要包括:头胸部CT/CTP(CT头部灌注扫描)、头颈部血管三维重建
这些检查主要用来帮助我们发现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明确是否有大血管狭窄,一旦发现,就要考虑需不需要急诊介入手术。(绿色通道是啥看这里→绿色通道----时间就是大脑)
TIA是重要的卒中预警症状,经过筛查,明确危险因素和病因,才能科学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做好脑卒中一级预防,降低卒中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