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脑梗死,罪魁祸首竟是......

李哲医生 发布于2022-01-21 19:39 阅读量141

本文由李哲原创

众所周知,带状疱疹主要累及皮肤和感觉神经,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少数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可出现脑梗死,这需要我们临床医生引起高度重视。

病例回顾



患者,女,60岁,因“右侧额部、眶周皮肤疱疹2天”入院。


患者入院2天前劳累后出现右侧额部、眶周皮肤疱疹,病变不过中线,有阵发性跳痛,伴有烧灼感,有皮肤肿胀,曾至外院就诊,予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患者症状逐渐加重。


否认糖尿病、恶性肿瘤、乙肝、肺结核等病史;否认冶游史。


查体:T 36.3℃,P 77次/分,R 18次/分,BP 138/85mmHg。神志清晰,右侧额部、眶周皮肤可见疱疹及红肿,右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5级,双侧躯体感觉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克氏征阴性。心肺腹部查体未及异常。


辅助检查:白细胞数目2.2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 60.8%,中性粒细胞数目1.34×109/L。C-反应蛋白46.1mg/L。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3.90s,纤维蛋白原5.02g/L,D-二聚体 0.15μg/mL。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等均正常。HIV、梅毒抗体阴性。

颅脑MRI+MRA示:1.未见DWI高信号病灶。2.颅脑MRA示动脉硬化,基底动脉细小,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阙如。


诊断:带状疱疹。


予抗病毒、抗细菌、止痛、营养神经、升白细胞等治疗。


治疗1周后,患者皮肤疱疹较前明显改善,但出现意识障碍,家属呼之无明显应答。


查体:昏睡,左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巴氏征阳性。考虑为脑卒中,立即查颅脑MRI+MRA。颅脑MRI+MRA:1.右侧大脑半球DWI信号稍增高;2.颅脑MRA示右侧颈内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及右侧大脑后动脉未见显影;基底动脉细小;左侧大脑后动脉源于左侧颈内动脉;脑动脉硬化。


诊断:带状疱疹,脑梗死。


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




带状疱疹是什么?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性、条带状分布的、不越过躯体中线的成簇样丘疹及水疱,可伴有神经痛和发热。


VZV在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后无症状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中,当机体的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时,其再度活化并沿着感觉神经移动到皮肤而诱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主要累及皮肤和感觉神经,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少数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可出现脑梗死。



带状疱疹后脑梗死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