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病因不在牙?三叉神经痛易被误诊为牙痛

李哲医生 发布于2022-01-16 08:35 阅读量152

本文由李哲原创

面部阵发性疼痛,痛时呈撕裂或电击、烧灼感,甚至一碰嘴巴就触发,王大爷被这种莫名的病痛折磨了近二十年,多方寻医问药未果,不仅人越来越消瘦,性格还变得暴躁和悲观,甚至多次企图轻生。直到去年到我院神经内科求诊,王大爷的病才被确诊下来。他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因为其典型表现之一就是牙痛,因此常常容易被误诊。就算拔除了“有病”的牙齿,神经痛还是消除不了。


三叉神经痛被误诊为牙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即第五对脑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短暂的、间歇性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被称为“人类历史上体验最痛苦的疼痛”。根据临床统计发现,约有近5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误以为自己患的是牙疼,统计近7年到我们医院求诊的256例患者,曾被误诊为牙痛的有79例,占33.6%。因为三叉神经从脑内延伸出来后分成三支,第一支管理一侧额部、眼部区域的感觉,第二支和第三支分别管理下眼睑、鼻旁、上下嘴唇以及上下两排牙齿区域的感觉。如果哪一支患病,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尤以第二三支发病最多见,所以患者往往感觉一侧的牙齿剧烈疼痛,常常误诊为牙痛。但患者在口腔科拔除了“有病”的牙齿,疼痛却依旧不会消除。
  

三叉神经痛约九成患者都是由于距脑干1~2厘米处的神经受到血管压迫,造成三叉神经痛,还有极少数则为肿瘤等其它原因引起的疼痛。这类患者由于常常表现为上下颌、颜面部痛甚至牙痛,口腔科医生有时也难以鉴别,导致很多被误做拔牙处理,经多番治疗后无效才被转诊到神经内、外科。
  

与牙科疾病引起牙痛的区别
  

为早日辨别三叉神经痛与牙科疾病引起牙痛的区别,以免患者有被延诊、误诊及接受不规范、不合适的治疗,李哲医生提醒市民,两者的区别如下:
  

从人的眼角和口角分别向同侧的耳孔连线,可以将人的面部分成额头、颧颊部以及下颌部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专门的神经支配,支配这三部分的神经就是三叉神经。其中,支配眼角以上部分的是第一支,支配眼角到口角部分的是第二支,支配口角以下部分的为第三支。三叉神经痛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侧发病率高于左侧,存在特有的触碰引发疼痛发作的***点,发作时呈剧烈、闪电样疼痛,疼痛范围限制在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内。
  

牙科疾病引起的牙痛表现为:


1.无年龄及性别差异,任何人群均可发病,多有牙龈炎或龋齿病史;


2.疼痛初期为齿龈及颜面部阵痛,后期多为持续性胀痛或跳痛,夜间较重;


3.牙齿对冷、热敏感,接触冷、热食物可诱发剧痛;


4.疼痛时间长多合并有齿龈及颊部肿胀;


5.因引起牙痛的疾病多为感染性的,故炎症重时多有畏寒、发热、精神及食欲差等表现;


6.齿龈红肿、张口受限、牙龈有叩击痛。
  

显然,牙科疾病的上述特点是三叉神经痛所没有的。但牙痛神经末梢可致三叉神经区域的放射痛,这使鉴别较为困难,李哲医生建议患者可采用X线片了解牙及颌骨病变,或者卡马西平试验性治疗来加以鉴别,协助患者确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