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髋部,就是大腿根部至系腰带处的一段距离,而这种不适感,往往出现在长时间步行或剧烈活动后。
经过骨科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发现很多患者存在“髋关节骨髓水肿”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表现。
为什么这些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会有髋部不适?
糖皮质激素是什么?
与股骨头坏死有什么关系?
早期进行筛查有何意义?
糖皮质激素
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激素”,新闻里也常有一些面膜中违规添加糖皮质激素的报道,那么为什么添加了糖皮质激素的面膜就能够祛痘保湿?
因为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抗毒、抑制免疫的作用,皮肤过敏或是有炎症,局部应用疗效立竿见影,但不正确的剂量或使用方式则会因其激素依赖性皮肤病。
其实糖皮质激素应用范围很广,很多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疾病、眼科疾病、肾脏疾病、神经内科疾病等都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以诊断和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在拥有广泛治疗作用的同时,副作用也可谓是“罄竹难书”。
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非创伤性在我国的主要病因排名第一就是大量长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其次为酗酒。另外还有一些比如因镰状细胞贫血以及减压病等。
虽然目前对于激素相关性股骨头坏死的激素用量没有一个标准值,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有三种情况需要警惕:
1.应用糖皮质激素总量> 2000 mg者(折合成甲基泼尼松龙,下同)骨坏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2.甲基泼尼松龙的冲击剂量>320 mg/天的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升高。
3.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30 天者骨坏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所以,如果激素用量满足以上三种条件,那么股骨头坏死发生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早期筛查很有必要!
目前,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案很多,其治疗目标是尽可能保存患者自身关节,延缓甚至是避免人工关节置换。
我们依据股骨头坏死的不同阶段,即ARCO分期提出了阶梯化、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对于早期出现症状或大剂量使用激素治疗史的患者,可以采取通过限制负重、中医药干预、有可能阻断坏死的进展,
而到了股骨头坏死中期(围塌陷期),也并不建议直接换掉关节,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患者朋友,过早换掉自身股骨头,后期将面临二次翻修的困扰。
可运用保髋微创手术,延缓股骨头坏死的塌陷,另一方面用中药帮助骨头再生,提高保髋疗效。
但坏死分期仍在围塌陷期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