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女性突发肢体无力,这个梗死不简单

李哲医生 发布于2021-12-25 19:51 阅读量207

本文由李哲原创

话不多说,先来看这个病例!


患者女,45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3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晨起后,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伴有麻木感,左侧较为显著,有眩晕,无头痛、发热,无视物成双、视物旋转,无耳鸣等。因患者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未予特殊治疗。


后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右上肢抬起费力,双下肢无力发展到行走拖曳。遂来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出血灶,考虑为脑梗死。


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症状持续加重,出现饮水呛咳。行颅脑MRI提示延髓梗死。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多年。


家族史:无家族史。


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精神差,构音不清,眼球各方向活动正常,咽反射迟钝,右侧舌肌轻度力弱,伸舌稍右偏。


双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5级,右上肢肌力4级。左侧肢体音叉振动觉较右侧减退,形体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正常。


指鼻试验左侧完成差,右侧稳准;跟膝胫试验左侧完成差,右侧稳准;快复轮替动作左侧笨拙;反击征阴性。左侧腱反射活跃,左侧Hoffmann征、Chaddock征、Babinski征阳性。

目前阶段如何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


患者构音不清,咽反射迟钝,定位于前庭神经核、疑核;双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5级,右上肢肌力4级,左侧腱反射较对侧活跃,左侧病理征阳性,定位于双侧皮质脊髓束损害;左侧肢体音叉振动觉减退,定位于左侧薄束及楔束、右侧内侧丘系、右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右侧丘脑皮质束或大脑皮质中央后回通路损害;右侧舌肌轻度力弱,伸舌稍右偏,可定位于右侧舌下神经核和(或)其传出神经(或左侧皮质球束)。


综合定位于双侧延髓内侧,考虑为脊髓前动脉及椎动脉的旁正中支供血区。


定性诊断:

1、脑梗死:

患者为中年女性,静止状态下急性起病,发病后3天达最高峰。有长期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及体征,提示可能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导致的脑梗死。

2.脑栓塞:

栓子来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原因不明性三种。在病理上与脑血栓形成有几点不同:


(1)脑栓塞的栓子与动脉壁不粘连,可以向远端移行;

(2)脑栓塞所致的梗死灶易出血;

(3)脑栓塞往往为多发病灶,而脑血栓形成则为一个病灶。以上病理基础决定了脑栓塞的临床表现往往运动中发病,发病初期则为高峰期。本例患者在数天之内症状逐渐进展,没有心脏疾病史,考虑为心源性栓塞可能性不大。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考虑为动脉到动脉的栓塞可能性也不大。


3.炎性脱鞘病:

鉴别本病是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神经病变,主要病变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受累为主,临床表现可急性起病,有时易与脑血管病相混淆,但其髓内受损部位往往轻重不等,不符合血管分布。

根据初步分析,进行辅助检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