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活动欠灵活的脑梗死-病因原来是右侧大脑后动脉硬化

李哲医生 发布于2021-12-06 14:23 阅读量320

本文由李哲原创

【一般资料】
男性,65岁,离退

【主诉】
右侧上肢无力1天

【现病史】
患者缘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肢无力,右上肢可抬离床面,但精细动作差,不能持物,伴肢体麻木,无头晕、言语不清、视物变形,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肢体抽搐,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右侧上肢无力症状持续不缓解,院外未予特殊处理。为求治疗,就诊我院急诊,急诊完善头颅+胸部CT、抽血化验及心电图检查后,急诊给予输液治疗,患者病情较前无加重。急诊以"脑血管病"收入我科。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10年,血压最高达"190/110mmHg",近期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日一次,缬沙坦胶囊80mg日一次”,血压未规律监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年余,平素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日一次、阿司匹林100mg日一次、阿托伐他汀20mg日一次、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日三次、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日二次”,近期未诉心前区不适;否认脑出血、糖尿病、哮喘、消化道溃疡、痛风等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系统回顾无特殊。

【查体】
T:36.2℃,P:60次/分,R:18次/分,BP:155/91mmHg。意识清楚,言语流利,查体合作。双瞳孔正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动自如,无眼震及复视,双侧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较对侧稍浅,示齿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右上肢肌力4级,右手握力差,余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面部及肢体痛觉对称。右上肢指鼻试验欠稳准,左侧指鼻试验及双侧跟膝胫试验尚稳准。双侧巴氏征、双划征阴性。颈软无抵抗感。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头颅CT+胸部CT:

1、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左侧半卵圆中心、丘脑腔隙性脑梗死。

2、脑萎缩。

3、双肺下叶微小结节,建议随诊。


化验:

血细胞分析、电解质正常,随机血糖7.06mmol/L,肾功正常。D-二聚体正常。凝血四项正常。


动态血压回报:

收缩压:平均值116mmHg,最大值140,最小值90mmHg,舒张压平均值74,最大值91mmHg,最小值50mmHg。


头颈CTA回报:

1、右侧椎动脉纤细,考虑先天发育。

2、双侧颈内动脉C4-5段钙化斑块。

3、右侧大脑后动脉动脉硬化。

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伴不齐,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个别房早未下传),成对房早,可见ST-T改变.

【初步诊断】
1.急性脑梗死;2.冠状动脉性心脏病;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诊断依据】
患者老年男性,急性起病,既往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吸烟、饮酒史,本次因右侧上肢无力1天入院,查体可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结合头颅CT结果,支持诊断。

【鉴别诊断】

1.脑出血:

患者老年男性,急性起病,既往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吸烟、饮酒史,本次因右侧上肢无力1天入院,查体可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需注意此病,但患者发病后无头痛等不适,结合头颅CT未见出血,可除外。


2.颅内占位:

患者老年男性,急性起病,既往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吸烟、饮酒史,本次因右侧上肢无力1天入院,查体可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需注意除外此病,但患者否认近期贫血、消瘦,头颅CT未见占位,可除外。

【诊治经过】


依据:

1.患者老年男性。


2.既往: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


3.以右上肢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


4.查体:左侧鼻唇沟较对侧稍浅,示齿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右上肢肌力4级,右手握力差,右上肢指鼻试验欠稳准,


5.辅助检查:头颅CT+胸部CT:

1、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左侧半卵圆中心、丘脑腔隙性脑梗死。

2、脑萎缩。

3、双肺下叶微小结节,建议随诊。综上,支持入院诊断。


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200mg晚一次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晚一次口服,丁苯酞氯化钠25mg日二次静点,杏芎氯化钠200ml日一次静点活血,己酮可可碱0.1g日一次静点,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日三次口服扩冠治疗。


入院后查:动态血压回报:收缩压:平均值116mmHg,最大值140,最小值90mmHg,舒张压平均值74,最大值91mmHg,最小值50mmHg。


头颈CTA回报:

1、右侧椎动脉纤细,考虑先天发育。

2、双侧颈内动脉C4-5段钙化斑块。

3、右侧大脑后动脉动脉硬化。


补充诊断:右侧大脑后动脉硬化。继续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保护血管内皮治疗,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伴不齐,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个别房早未下传),成对房早,可见ST-T改变。


继续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托伐他汀口服扩冠、抗血小板药、保护内皮等治疗、患者住院7天后,其右手无力较前好转,且患者诉已恢复到发病前状态,最后查体未见阳性体征,患者无明显异常化验指标,出院前未行特殊复查,因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故准予出院。

【诊断结果】
1.急性脑梗死2.右侧大脑后动脉硬化3.冠状动脉性心脏病4.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分析总结】
本患者为老年男性,急性起病,以右上肢无力,尤其精细动作受损明显,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本身具有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等病史,存在多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故考虑其脑血管条件相对较差,同时入院前头颅CT未见颅内高密度灶,故暂除外脑出血,考虑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因为该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大于24小时,且不缓解,考虑为脑梗死。


患者神经系统查体:

右上肢肌力4级,右手握力差。我们可以定位到左侧皮质脊髓束。


由于该患者因故,不能进一步完善头颅核磁,明确病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相关理论,去定位相关血管及病灶部位。


我们知道一侧大脑中动脉末支动脉梗死(M4、M5)其影响对侧上肢的功能,故我们可以大致定位到左侧大脑中动脉末支动脉,是本次疾病的责任血管,那它的病灶部位在皮质运动区可能性大,但也有可能累及到基底节的内囊后肢的皮质脊髓束,只不过仅仅是累及到影响上肢功能的纤维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