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基本信息:女,68岁
疾病类型:面瘫(周围性面瘫)
治疗医院:台州市立医院(三乙)
治疗方案:予激素抗炎,抗病毒,营养神经,控制血糖等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患者出院时口角歪斜较前好转,右眼仍有闭合不紧,右耳部烧灼样疼痛明显缓解
一、 初识患者
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某些疾病典型症状的出现对疾病的诊断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但当典型症状延迟出现,或以少见症状为首发表现时就容易导致误诊误治。
不久前,我接诊了一位眩晕4 天后出现口角歪斜的病人,差点误诊为脑中风,且听我细细道来。
患者,女性,68岁,因“头晕、呕吐伴右侧耳鸣、听力下降 3 小时”夜间就诊于急诊内科,既往有“腔隙性脑梗死及糖尿病”病史多年。
急诊查颅脑 CT 未见异常,神经专科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经五官科及神经科会诊考虑:美尼尔氏病?后循环缺血?
建议住院,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在门诊静滴倍他司汀注射液 3 天,症状不缓解。
发病第 4 天,患者晨起发现右侧眼睑闭合无力、口角歪斜,伴有右耳部烧灼样疼痛,就诊神经科门诊,拟“周围性面瘫”收入院。
二、治疗历程
患者收住入院后,床边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清楚,右侧额纹浅,右眼裂增大,右眼闭合不全,眼球运动自如,口角左偏,伸舌不偏,舌前 2/3 味觉减退,听力下降,右侧耳廓红肿明显、耳背及外耳道可见散在水泡,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
同时完善辅助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血生化全套、凝血功能、心脏B超、面部肌电图、头颅MRI+MRA+DWI(详细了解颅内情况)等一系列的相关检查。
头颅MRI结果回示:颅脑MR平扫示双侧基底节区少许缺血灶。脑血管MRA未见异常。核磁共振检查基本排除内听道、桥小脑脚及脑干病变。
面部肌电图检查示:右侧面神经部分损害(右侧面神经波幅较对侧降低75.6%)。其余检查除血糖偏高 外均未见明显异常。结合该患者的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排除中枢性面瘫,最终诊断 Ramsay-Hunt 综合征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Ramsay-Hunt 综合征或称为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系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发颅神经炎症,主要累及面神经运动支,通常表现为疱疹、面瘫、耳痛三联征,典型表现者诊断不难,当以面神经以外的颅神经损害为首发表现而无三联征出现时极易误诊。
该患者早期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系前庭蜗神经受累,后期出现周围性面瘫及舌前 2/3 味觉减退,系面神经膝状神经节部受损,结合疱疹的出现,确诊 Ramsay-Hunt 综合征。
本例一开始误诊的主要原因在于该病最具诊断价值的疱疹、面瘫并不是以首发症状出现,而是早期以前庭蜗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
诊断明确以后,我们马上制定了如下治疗方案:予小剂量地塞米松针抗炎,鼠神经生长因子针及弥可保针肌注营养神经,伐昔洛韦抗病毒,胰岛素针控制血糖,普瑞巴林胶囊缓解神经痛等治疗,并积极请针灸科医生行针灸康复治疗。
患者在经过上诉的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口角歪斜较前明显好转,右眼稍有闭合不紧,出院前复查了肝肾功电解质等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
1. 患者在平时要注意生活规律,避免长时间熬夜,饮食上需要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进食维生素类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平时需要加强体质,多锻炼,增强免疫力。
2. 避免烟酒。按规范口服药物治疗,用药期间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
3. 出院2周时门诊复诊,针灸康复科继续治疗,监测病情变化;加强面部肌肉锻炼,如有不适,及时门诊随诊。
四、治疗效果
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以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口角歪斜及右眼闭合不全均有改善,右耳部烧灼样疼痛明显缓解。
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清楚,右侧额纹稍浅,右眼裂稍有增大,右眼闭合仍不全,眼球运动自如,口角稍左偏,伸舌居中,舌前 2/3 味觉仍有部分减退,听力较前恢复,右侧耳廓红肿消退、耳背及外耳道水泡结痂,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
出院前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
五 、医生感悟
总结该患者的治疗经验:对于首发症状为面神经之外颅神经损害表现以及疱疹延迟出现、异位疱疹的 Ramsay-Hunt 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延误诊断,作为临床医生应该熟悉 Ramsay-Hunt 综合征造成的多发性颅神经炎表现。
当患者出现颜面部神经痛合并面神经及其他颅神经损害表现时应提高警惕,需考虑有 Ramsay-Hunt 综合征的可能。
姓名:李哲
单位:台州市立医院
科室;神经内科
职称: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