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在萌爪下的危险

梅夏齐医生 发布于2023-03-02 09:56 阅读量15781

本文由梅夏齐原创

        截至2021年年末,在所有宠物中,我国养猫和狗的人群数量占比均超过50%,且养猫人群数已超过养狗人群数。


图片发自160App


        近年来,“吸猫”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猫咪正陪伴着“猫奴”们度过无数个“冰冷”的夜晚。

        正如网友说得:“早上吸口猫,胜买十个包。中午吸口猫,不用抽烟了。晚上吸口猫,长寿如老妖。有事吸口猫,努力把钱捞。没事吸口猫,活得真不糙。单身吸口猫,谁敢说你惨。有伴吸口猫,日子乐陶陶。”


图片发自160App


        生活在深圳的阿美也是“吸猫”一族,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撸猫,小猫咪也会伸出小爪回应,每到此时阿美就会觉得一天工作生活的烦恼瞬间烟消云散。

      当然美好的生活也偶尔有磕磕碰碰,有一天玩耍打闹的时候,阿美不经意间就被猫咪抓出了几条血痕,于是她赶紧去医院接种了狂犬疫苗。

        过了一个多星期,阿美却突然出现发热,腋窝还出现了包块。当她来到深圳大学华南医院感染性就疾病科就诊,汪云主任通过仔细地询问病史及查体发现,阿美除了上臂有淡淡血痕,腋窝淋巴结肿大以外,在被抓伤的手臂皮肤还出现过红色的皮疹。这些症状体征,结合流行病学史,全都符合一种特殊的疾病---猫抓热。

        经过进一步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阿美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什么是猫抓热(猫抓病)?


图片发自160App


      全称是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由猫抓伤或撕咬后引起的,临床表现多变,但以局部皮损及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病程呈自限性。

      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全年都可发病,秋冬季偏多。

      而引发这种病的“真凶”是汉塞巴尔通体,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胞内寄生的需氧杆菌。

传播方式

      携带病菌的猫是主要传染源,主要存在于猫的唾液和唾液腺中,也可通过猫身上的跳蚤在猫群中传播,大多数感染的猫没有异常症状。

      据数据统计,90%的患者有猫或其他动物的抓伤史或者密切接触史,比如和猫亲吻、与猫共寝、任猫舔舐等等。




图片发自160App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得了猫抓热呢?

常见临床表现有:

1. 皮疹

3天到5天内,被猫抓、咬后局部出现一至数个红斑性丘疹,疼痛不显著;少数丘疹转为水疱或脓疱,偶可穿破形成小溃疡,经1~3周留下短暂色素沉着或结痂而愈。

2.局部淋巴结肿大

被抓伤感染后1~2周,该部位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出现肿大,多表现为单侧淋巴结肿大,肿胀伴有疼痛,手肘、腋窝、颈部、腹股沟处为常见。

3.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全身不适、咽喉痛、脾肿大、结膜炎、甚至抽搐等。


图片发自160App


怀疑得了猫抓热,怎么办?

        先别慌,去医院。选择正规医院感染科就诊,并告知医生猫抓伤、咬伤等病史。

        猫抓热并不可怕,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多为自限性,一般2~4个月内可自愈。

      重症患者如持续高热者、伴发脑炎者及免疫缺陷者(HIV感染等)采用抗感染等联合治疗。

如何预防猫抓热?

1.跳蚤、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是巴尔通体的主要传播媒介,给猫咪做清洁,定期驱虫。

2.减少猫咪外出、减少猫咪与跳蚤接触的几率,同时也要避免它们接触可能感染的动物,尤其是流浪猫咪。

3.如领养流浪猫,要为其进行全面的体检和人畜共患病筛查。

4.如不慎被猫抓伤、咬伤,建议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清洗伤口,并进行一定程度消毒。

5.做好自我保护,尤其家有小孩或免疫力低下人群,避免猫咪舔触身体伤口。

6.如果出现持续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猫抓病明显的相关症状时,请及时就诊。

            科学吸猫,安全最重要!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