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系列科普---重视“乳房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这一癌前病变!

屈洪波医生 发布于2024-11-16 19:58 阅读量716

本文由屈洪波原创

                  重视“乳房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这一病变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一种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肿瘤,虽然它相对少见,但却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1、从病理特征来看,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良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通常表现为导管内的上皮增生,形成乳头状结构。它可能是单发的,也常见于乳腺的大导管内,患者往往会出现乳头溢液,液体的颜色多样,可为血性、浆液性等。这种溢液症状虽然不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但却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而交界性和恶性的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其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具有更多的异型性,癌细胞可能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
 

2、在诊断方面,多种检查手段都有助于发现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乳腺超声是常用的筛查方法之一,它可以观察到乳腺导管内的异常回声,提示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对于一些可疑的病例,乳腺钼靶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乳腺导管的形态和有无钙化等情况。此外,乳管镜检查是一种非常有针对性的检查,它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变导管内的情况,如乳头的形态、有无出血点等,并且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这对于明确肿瘤的性质起到了关键作用。


3、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危害不容小觑

      对于良性的肿瘤,如果不及时处理,它可能会反复引起乳头溢液,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尤其是当肿瘤体积逐渐增大,或者在长期的刺激下,良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有可能向交界性或恶性转变。而恶性的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它会像其他乳腺癌一样,侵犯周围的乳腺组织、淋巴管和血管,导致癌细胞的转移。一旦发生转移,如腋窝淋巴结转移或者远处器官转移,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降低生存率,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成本。


4、治疗上,对于良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需要准确地切除病变的导管和瘤体,同时要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的损伤。在术后,患者也需要定期复查,监测乳腺的情况。对于交界性和恶性的导管内乳头状肿瘤,除了手术切除范围可能更大,包括周围的部分正常组织和可能受累的淋巴结外,还可能需要结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总之,无论是医疗工作者还是患者自身,都要重视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早期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生简介:

      屈洪波,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甲乳外二科主任。擅长腔镜下乳房重建术,腔镜下乳腺癌保乳根治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乳房结节微创旋切术,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体表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房重建再造及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甲状腺乳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甲状腺乳腺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主持市科技局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3项;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著30余篇,包括中华牌文章10篇,北大核心期刊20篇,参与翻译乳房重建论著1本,2023年被聘为《中华肿瘤临床杂志》和《实用肿瘤学杂志》审稿人。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及周日上午

挂号:健康160平台预约挂号或华南医院微信公众号

科室位置:深圳市龙岗区福新路1号,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甲乳外科门诊(门诊三楼)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