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系列科普---“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与血脂管理”

屈洪波医生 发布于2024-11-16 19:27 阅读量508

本文由屈洪波原创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与血脂管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内分泌治疗可能会引起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血脂管理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



 1、不同的内分泌药物对血脂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他莫昔芬可能会使部分患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而芳香化酶抑制剂则更倾向于使血脂朝着不利的方向变化,包括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种血脂的改变是由于内分泌药物干扰了体内正常的激素代谢平衡,进而影响脂质代谢相关的生理过程。

 2、血脂异常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长期的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速发展,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仅要面对癌症本身的威胁,还要警惕心血管疾病这一潜在杀手。因此,对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监测是血脂管理的第一步。一般建议在开始内分泌治疗前就检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每3- 6个月复查一次。

  3、 生活方式干预是血脂管理的基础

          对于患者来说,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意义重大。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吸收。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例如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同时,适当的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状况。戒烟限酒也应引起重视,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会对血脂产生不良影响。


 4、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有效控制血脂时,药物治疗就需要提上日程

      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等。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用于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肌痛等。贝特类药物则更侧重于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对于甘油三酯显著升高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但在乳腺癌患者中使用降脂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与内分泌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叠加。


        总之,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过程中,血脂管理是保障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密切监测、生活方式干预和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使患者在抗癌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医生简介:

      屈洪波,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甲乳外二科主任。擅长腔镜下乳房重建术,腔镜下乳腺癌保乳根治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乳房结节微创旋切术,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体表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房重建再造及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甲状腺乳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甲状腺乳腺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主持市科技局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3项;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著30余篇,包括中华牌文章10篇,北大核心期刊20篇,参与翻译乳房重建论著1本,2023年被聘为《中华肿瘤临床杂志》和《实用肿瘤学杂志》审稿人。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及周日上午。

挂号:健康160平台预约挂号或华南医院微信公众号

科室位置:深圳市龙岗区福新路1号,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甲乳外科门诊(门诊三楼)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