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骨转移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做好预防措施
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例如定期复查,定期监测骨密度,尽量避免骨转移的发生。
2、二级预防:及早发现骨转移,尽早干预
出现了骨转移后要尽早发现,由于非常轻微的骨转移,或者单个骨转移病灶可能非常隐蔽,这时可以通过监测体内碱性磷酸酶是否异常升高,或者通过全身骨ECT扫描来发现早期病变。如果经过影像学证实,发现患者的确出现了成骨性或者溶骨性病变,判断患者已经发生骨转移,那么就必须开展标准、规范的对症治疗。
3、三级预防:延长患者生命
如果病人由于骨转移出现严重症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相应的全身抗肿瘤治疗、止痛治疗等综合措施,延长患者生命、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4、除了三级预防外,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双膦酸盐药物进行早期干预,多个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使用双膦酸盐能够降低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还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据《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在 65%-75%。而骨转移所致的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REs)则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中,常利用一些骨改良药物来防治骨丢失,比如双膦酸盐类药物(如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唑来膦酸)治疗,这类药物对骨丢失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降低骨相关事件(SREs)的发生率。
《乳腺癌骨健康全周期规范化管理指南(2023年版)》建议唑来膦酸的治疗越早越好,即在术后3个月内或辅助化疗结束2个月内开始使用唑来膦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