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甲减与“三高”之间的关系和共管策略(一)

屈洪波医生 发布于2024-03-19 22:28 阅读量1092

本文由屈洪波原创

一、甲状腺疾病与“三高"的关系概述


       据统计,全球每年由慢性病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41万。在慢性病相关的风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简称“三高”)被视为最主要的代谢危险因素2。《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总体目标指出,到2030年,居民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应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3。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近年来,甲状腺疾病与“三高”的关联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这其中究竟有何关系呢?


二、中国甲亢与甲减的流行病学


       一项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甲状腺疾病患病率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为50.96%,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患病率为15.22%4。甲亢类型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其发病特点是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高发年龄为30~60岁,但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甲减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与促甲状腺激素(TSH)诊断切点值、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有关。TSH诊断切点值越低,患病率越高。成年甲减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甲亢患者以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甲减常隐匿发病,进展缓慢,主要表现为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甲状腺疾病可能引起眼睛、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肌肉与骨关节系统等器官或系统发生损伤5-6,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图1)。





三、甲状腺疾病与”三高“的关系


   1、甲状腺疾病与糖尿病:一项关于亚临床甲减与2型糖尿病(T2DM)的荟萃分析,共纳入36篇文献、61项研究,旨在探讨甲减与T2DM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合并甲功异常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增加42%~87%,提示对T2DM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甲功筛查。





     2、甲状腺疾病与高血压:一项临床研究,旨在探讨血压等多项指标异常的患者发生甲减的情况,结果显示,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非减退组(P<0.05);重度甲减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甲减组(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与患者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8。另外一项临床研究表明,与甲功正常组相比,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多项血压参数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亚临床甲减可能是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之一9


     3、甲状腺疾病与血脂异常:一项研究,分析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和血脂代谢情况,结果显示,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B型尿钠肽(BN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10。来自美国NHANES队列随访7.3年的研究显示,亚临床甲减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亚临床甲亢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11


     4、甲状腺疾病与”三高“需共管临床研究表明,甲功异常可引起患者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发生异常(表1),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针对性的纠正甲功异常患者的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现象,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2。另一方面,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或观察性研究结果的荟萃分析显示,对于亚临床甲减患者的左甲状腺素(L-T4)治疗,显著改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3。英国一项观察期达7年的回顾性研究还显示,对于中青年亚临床甲减患者的L-T4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了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14值得一提的是,与“三高”相比,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体检开展率均较低,因此,在健康体检中,应重视甲功的筛查,落实甲状腺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