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类药物在乳腺癌特殊人群中应用须知,你了解吗?

屈洪波医生 发布于2024-02-27 23:45 阅读量708

本文由屈洪波原创

一、ADC类药物概述

     现如今乳腺癌领域已经进入了ADC药物治疗时代,那么在乳腺癌特殊人群中,使用ADC药物的安全性如何呢?本期我们主要对ADC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抗体偶联药物(ADC)一般由单克隆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药物3部分共价偶联组成,兼具了传统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强大杀伤作用以及抗体药物的精准靶向性,是一类新型的肿瘤治疗靶向药物。ADC药物通过单克隆抗体的选择靶向作用,将细胞毒药物精准地递送到肿瘤细胞内,可以定向杀死肿瘤细胞而较少影响正常细胞,达到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治疗效果。然而,特殊人群使用ADC药物前应权衡利弊,谨慎选择使用,密切监测不良事件的发生,必要时须调整剂量或停药。以下将对ADC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用药安全进行简单介绍。

二、ADC类药物应用的特殊人群

    1、 在儿童群体中,ADC药物的安全性尚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2、 在老年人群体中,通常而言,安全性与年轻患者无整体差异,使用无需调整剂量。

     3、在妊娠期人群中,因为尚无妊娠期妇女使用ADC药物的研究数据,因此一般不推荐妊娠期妇女使用ADC药物。

      4、在哺乳期人群中,尚不清楚ADC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是否会分泌进入乳汁,无法排除对新生儿/婴儿的风险,因而不推荐哺乳期妇女在ADC用药期间哺乳。

       5、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轻度或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须剂量调整,而针对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药动学数据有限,因此通常而言尚无推荐的剂量。

      6、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ADC用药安全情况与肾功能不全患者类似,通常而言,轻度肝功能不全无须调整剂量,尚无针对中、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推荐。

三、ADC类药物试用期间注意事项

       在应用ADC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的评估与监测,主要包括治疗前检查、治疗中监测和治疗后随访。总体而言,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药物不良反应易感性的评估:疾病史、家族史、一般状况、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定的临床检查和既往治疗的后遗不良反应。

       在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输液相关反应,尤其是第一次输液时;继续关注不良反应相关监测指标,对新出现的症状及时进行评估;注意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或与疾病本身的症状进行鉴别。

       在治疗后,定期复查实验室指标或者监测脏器功能,警惕延迟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患者在治疗前与用药期间,临床药师应做好患者及/或其照护者ADC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