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舒单抗---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新选择!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中老年女性绝经以后,雌激素水平呈现断崖式下跌,因而相比中老年男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有两个途径:提高骨形成和降低骨吸收。人体骨骼是不断变化的活组织,旧骨被破骨细胞吸收,新骨在成骨细胞作用下生成;也就是说,如果旧骨破坏速度快于新骨生成,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产生,所以,抑制破骨细胞对旧骨的吸收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之一。
2020年6月,地舒单抗在我国获批上市,该药是一种全人源性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与功能,从而减少骨吸收、增加骨量、改善骨强度。
地舒单抗适用于具有高骨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显著降低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
一、地舒单抗与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包括利塞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等药物,同样具有抑制骨吸收,减少旧骨丢失的作用。
目前,口服双膦酸盐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但对于肾功能不全、无法耐受双膦酸盐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依从性不佳以及用药后疗效不佳的患者,地舒单抗是合适的替代品。
地舒单抗和双膦酸盐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类似,都是抑制破骨作用,因此两者不能联用,此点至关重要。
二、地舒单抗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1、地舒单抗有两种规格:60mg和120mg。
2、60mg规格用于老年患者预防骨折和骨质疏松,需6个月注射一次;
3、120mg规格用于预防肿瘤骨转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折发生,需要每个月注射一次。
事实上,肿瘤患者的骨骼被肿瘤细胞侵袭和破坏后,更容易发生骨折风险。
三、使用地舒单抗注意事项
1、 监测血钙:地舒单抗注射液属于一种人单克隆抗体,应用后可能会出现低钙血症的不良反应,在使用前需要检测血钙,如果存在低钙血症,需要将钙的水平调整正常后使用。同时,应用地舒单抗注射液的过程中也应监测血钙,治疗后需要及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预防治疗后发生低钙血症;
2、地舒单抗使用后不能随意停药,一旦停药,骨密度可能再次下降,骨折风险随之升高。
3、避免口腔感染:地舒单抗注射液容易引起牙槽骨坏死,某些患者拔牙后用药,可能会引起拔牙窝局部坏死,加重感染,比较严重。患者用药前需要进行口腔检查,用药时需要注意严禁进行口腔操作,同时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口腔发生炎症,降低牙槽骨坏死的风险;
4、观察用药反应:患者应用地舒单抗注射液期间可能会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如面部和嘴唇发红、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出冷汗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终止用药;
5、其他注意事项:患者应用地舒单抗注射液期间,不应接受其他活性成分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防止药物重叠,避免增加发生药物副作用的几率。
6、地舒单抗注射液通常需要皮下注射,用药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或肌肉酸痛,如果疼痛剧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止痛药物。不同患者用药后反应不同,多数患者耐受性较好,如果个别患者出现异常,需结合自身原因进行分析,请医生指导下治疗。
医生简介:
屈洪波,外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甲乳外科副主任。201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乳外科专业,“深龙英才”获得者。擅长甲状腺癌及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熟练掌握甲状腺癌根治术、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各种整形保乳术、乳房再造术(假体,背阔肌及TRAM皮瓣)、乳腺良性结节微创旋切手术。熟练掌握乳腺癌化疗、放疗、内分泌及靶向治疗等个体化治疗。
现任深圳市医学会甲状腺乳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康复医学委员会肿瘤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市科技局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3项;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著30余篇,包括中华牌文章10篇,北大核心期刊20篇,SCI 4篇,最高影响因子9.8分,参与翻译乳房重建论著1本。
门诊时间:周一及周日全天。挂号:健康160平台预约挂号或华南医院微信公众号
科室位置:深圳市龙岗区福新路1号,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甲乳外科门诊(门诊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