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医院名医精准“拆弹”---再谈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

屈洪波医生 发布于2022-06-08 22:23 阅读量1733

本文由屈洪波原创

一个直径18厘米,

重达7斤 ,

足球般大小的乳腺肿瘤,

日前在深大华南医院甲乳外科被成功切除!

并采用“倒T法”进行乳房塑形,

两侧乳房外观基本对称。

经过近1周的精心治疗,

病理结果为良性叶状肿瘤,

王阿姨高高兴兴的出院了,

  也恢复以往生活自信!

     

今年,67岁的王阿姨3年前发现右侧乳房一肿物,当时仅仅“核桃”大小,因无疼痛未影响日常生活,故一直未至医院就诊。2月前,王阿姨发现右乳肿瘤明显增大伴胀痛,患侧乳房失去原来外形,足球般大小,肿瘤表面布满迂曲扩张静脉,这让她内心焦虑不安,但是王阿姨又担心乳房切除后乳房外观受到影响。


直到前几日在家里人劝说下,她来到华南医院甲乳外科就诊,王先明主任医师看诊后,发现肿瘤局部与皮肤黏连紧密,深面与胸大肌无明显黏连,腋窝淋巴结无肿大,考虑乳腺叶状肿瘤可能性大,有手术指征。


经过耐心沟通后,患者同意住院手术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患者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精细配合下,由王先明主任医师、屈洪波副主任医师等医生团队的协作下,仅仅应用1.5小时成功拆除这颗疯狂生长的定时炸弹”同时进行乳房塑形,保留了乳房良好外形。现在让我们聊聊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新进展……..


1、乳腺叶状肿瘤的定义是什么?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组类似纤维腺瘤、界限清楚具有双相分化特点的肿瘤,相对少见,仅占乳腺肿瘤0.3%~1.0%,其起源于小叶或导管周围的间质,组织学表现为裂隙状分布的上皮细胞被过度生长间叶成分围绕,形成典型的分叶状结构。


乳腺叶状肿瘤通常为良性,但复发并不少见,恶性叶状肿瘤容易出现血行转移。随着人们对乳腺叶状肿瘤研究深入,经过多次更新,2003版WHO把乳腺叶状肿瘤按肿瘤间质细胞密度、细胞异型性、核分裂情况及周边浸润情况,分为三类:良性、交界性及恶性。


2、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

      

乳腺叶状肿瘤仅占乳腺原发肿瘤的0.3%-1.0%,占乳腺纤上皮性肿瘤的2.5%, 可发生于女性各年龄段,以20岁~50岁多见,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多灶性或双侧的叶状肿瘤少见。


病史一般较长,肿瘤生长缓慢,常近期突然增大病史,表现为无痛性肿物,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与皮肤无明显黏连,肿瘤甚至可达10~20厘米以上,呈膨胀性生长,局部皮肤变薄伴静脉曲张,但溃疡罕见。在青春期女性因肿瘤自发性梗死,可出现血性乳头溢液。


3、乳腺叶状肿瘤超声特征


①、肿瘤短期内明显增大病史,呈现膨胀性生长使得皮肤变薄;

②、肿瘤内部回声以中等偏低回声为主,比纤维腺瘤回声稍高;

③、肿瘤边界清楚,内部可见裂隙样或束腔样低回声区,可伴有粗大钙化,大的肿瘤外形呈现分叶状;

④、肿瘤内部可见类似息肉样分叶结构,声像图上表现为等回声凸起;

⑤、肿瘤内部血供丰富,以静脉扩张为主,良性者一般血流较稀疏,而交界、恶性者则血流较丰富。

⑥、部分恶性叶状肿瘤可表现为向周围组织浸润。


以下为典型的叶状肿瘤超声图


图A和图B为一患者超声结果:左乳体内一不规则肿块,呈分叶状

  见部分囊性回声,CDFI可见肿物内部少许血流信号分布。

          图C为一患者超声结果:右乳内见一不规则低回声肿块,术前粗针穿刺示

           纤维上皮性肿瘤,纤维腺瘤可能,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叶状肿瘤。

         图D为一患者超声结果:左乳内一低回声肿块,呈现分叶状,临床诊断乳

      腺纤维腺瘤,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性叶状肿瘤。


4、需要与之鉴别的乳腺疾病:

     

乳腺叶状肿瘤通常有短期内迅速增大病史,肿瘤内部常见小囊性暗区,肿块对周围组织挤压导致局部皮肤变薄及静脉曲张。叶状肿瘤的分类基础是以半定量来评判间质细胞密度、细胞多形性、核分裂活性、肿瘤边缘情况及间质的分布。


但是有时候叶状肿瘤的组织学特征是连续的,有些病例很难确切分级。目前术前粗针穿刺或术中切除活检诊断率低,需要术后石蜡切片及结合免疫组化明确诊断。

    

需要与乳腺叶状肿瘤鉴别的疾病


(1)、乳腺叶状肿瘤、巨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鉴别




(2)、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叶状肿瘤的鉴别


5、治疗方式及预后  

     

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目前一致认为需要行局部广泛切除,NCCN指南建议叶状肿瘤阴性切缘范围≧1厘米,阴性切缘不足与肿瘤局部复发有关。

      

恶性叶状肿瘤:需要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如果为年轻女性,建议尽可能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或一期或二期乳房重建。由于叶状肿瘤较少出现淋巴结转移,通常不需要行腋窝淋巴结活检或清扫。

       

复发与预后: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叶状肿瘤复发风险分别为10%~17%,14%~25%及23%~30%。随着复发次数增加,其分级可能进展。恶性叶状肿瘤最常规的转移部位是肺(66%)、骨(28%)及脑(9%),如果出现远处转移,则预后差。

        

影响复发的因素:复发多发生在2年内,术后复发与切除宽度相关,其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核分裂像增多,间质过度增生,重度核异型及肿瘤边缘浸润等是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总之,叶状肿瘤是较为少见的乳腺肿瘤,具备一定恶性潜能和复发转移风险,需要与纤维腺瘤相鉴别。因此,明确诊断是关键,局部扩大切除是叶状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要密切随访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