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外科医生的“另一把无形的剑”-----新辅助治疗

屈洪波医生 发布于2022-06-07 00:02 阅读量1283

本文由屈洪波原创

医生,我的胸部长包包了,还溃烂发臭!

   家里人都嫌弃我,怎么办?

   我是不是得了乳腺炎?

为什么吃了这么久消炎药?

 还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了!

医生,我是不是患乳腺癌了,没有救了。

             我最近常感头晕眼花,全身乏力;

              是不是癌细胞扩散了,还有救吗?

 医生,麻烦你帮我把左侧乳房切除算了;

  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了;

  我的生活太难了。。。。


          当一个患者的走进华南医院甲腺外科专家诊室时,差一点跌倒了,预示患者情况不太好。


今天是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甲乳外科王先明主任专家门诊,他简单询问了一下患者病史后,马上进行专科体查,同时也没有忽视患者全身情况,当看到患者左乳巨大包块伴溃烂,流脓及恶臭时,同时伴明显眼睑苍白时候。


他迅速做出诊断:1.左乳癌 2.重度贫血。由于肿瘤出血及消耗导致严重贫血,患者需要立即纠正贫血,才能尽早接受其它治疗,摆正医生面前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有哪些,如: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新辅助靶向治疗........?如何选择?现在让我娓娓道来吧。



              

医患之间的沟通是另一味良药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1. 什么是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又称之为“术前治疗”,指的是化疗药物、内分泌药物或分子靶向药物经注射或口服等途径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肿瘤部位),从而抑制及杀伤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目的,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新辅助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及新辅助靶向治疗。


2. 新辅助治疗目的是什么?


达到2个目标: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治疗目的为导向。


细分为3个方面:将不可手术乳腺癌将期为可手术;将不可保乳的乳腺癌降期为可保乳;获得体内药敏反应,指导后续治疗,改善患者总生存(OS)。




3.  哪些患者适合先行新辅助治疗?



4.    新辅助治疗的优势有哪些?


多项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表明,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或部分HER2阳性或三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先进行全身系统性治疗,通过新辅助治疗可以使得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获益。


尤其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肿瘤较大,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多或炎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可以使肿瘤降期从而利于手术,变不可手术为可手术,何乐而不为!如果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预示较好远期效果,如果未达病理完全缓解(non-pCR),可进行内分泌、化疗或靶向强化治疗,改善其总生存(OS)。


其次,对于部分三阴性或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通过新辅助治疗可获得体内药敏反应,以调整后续治疗方案,尽可能延长患者DFS及OS。总之,通过严格的筛查新辅助治疗人群,治疗期间精准评估,适宜时机进行手术,新辅助治疗能够让这部分患者临床获益。


                                              早期乳腺癌抗HER2系统性治疗目的


5. 如果癌灶打消了,是不是不需要手术呢?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不手术切除,可导致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不能明确肿瘤治疗后反应,无法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即使肿瘤达到影像学病理缓解,也可能存在病理学上肿瘤残留,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

当王主任详细告知患者以上信息后,

   患者欣然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同时积极纠正贫血治疗及换药处理,

        1周,2周,3周,1月,2月,3月过去了。。。

     左乳病灶明显缩小,病灶溃烂面已愈合;

     患者精神也明显好转,生活更有信心了!

      

王先明主任总结道,作为一个乳腺外科专科医生,我们不仅需要精湛的手术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同理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患间的有效沟通、病人的积极配合以及给予“标准化”、“精准化”和“个体化” 的治疗策略来进行全程管理,从而改善病人的远期生存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该患者为激素受体依赖型乳腺癌,且雌激素高表达,毫不犹豫的选择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这符合患者目前不适宜化疗(无法耐受化疗),患者对化疗有抵触感及不愿意化疗的需求。患者经新辅助内分泌治疗4月后评估达到部分缓解(PR),肿瘤溃烂创面已经愈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更加配合了,生活也更有信心了!我想,这就是对医者仁心及医生价值的最好诠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