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宝妈认为,自己选择了剖宫产,不用经历顺产时阴道被过度撑开的过程,就不会出现漏尿、腰疼、子宫脱垂等盆底肌损伤问题。
但没想到,有一部分宝妈还没等到生呢,就已经出现漏尿了,即使选择剖宫产,也没能避开产后漏尿的尴尬,这是为什么?
在女性盆骨和下肢之间,有一层由肌肉、韧带、神经和结缔组织组成的盆底肌肉群,它犹如一张“吊床”,将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紧紧吊住,并控制着多项生理功能,包括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等。
一旦盆底肌受损或功能下降,就有可能会出现漏尿、盆腔脏器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便秘、盆底痛、阴道松弛、阴道痉挛、xing生活不和谐等问题。
而妊娠是盆底肌受损最常见的原因!
随着孕期不断增大的子宫,宝宝持续增加的体重,久坐带来的腹部压力增加,都会给盆底肌造成越来越大的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损伤。
孕晚期宝妈体内还会分泌一种“松弛素”的激素,可使韧带变得松弛,这有利于妊娠的维持和分娩,但也会让韧带的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同样会有漏尿的可能。
也就是说,这种对盆底肌的压迫从孕期就开始持续了,并不是说选择了剖宫产就不会出现盆底肌受损的情况,只能说相较顺产会稍微好一些,但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双胎、巨大儿、分娩次数多等就对盆底肌影响更大!
如果宝妈想要知道自己盆底肌损伤的情况,在产后42天复查时,可以让医生帮忙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盆底肌。
轻度的产后漏尿,可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加上凯格尔运动来帮助恢复。通过电刺激肌肉,使盆底肌肉的张力、收缩力有一个良好的改变,提升肌肉的弹性,从而改善产后盆底肌松弛。
重度的产后漏尿,则需要根据临床医生的诊断,通过手术方式来帮助产后宝妈们治疗漏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