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面容”到底怎么回事?----小儿鼾症系列科普之一

刘国磊医生 发布于2022-01-03 19:19 阅读量6279

本文由刘国磊原创

小黄小两口是来深圳打拼的工薪阶层,家里有一个人见人夸的帅气小子宝宝。宝宝从小睡觉就很“香”,就是张着嘴巴打呼噜,小两口没太在意。


但近几年贝贝换牙后,上牙突出、牙齿不齐、越来越难看,两人莫名其妙。 在同事的建议下,小两口带着孩子带到口腔科看,医生询问后告知其为“腺样体面容”,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导致的,需先解决根本,才能矫正牙齿,遂推荐到耳鼻喉科诊治。


经过耳鼻喉科医生详细检查后,确诊腺样体肥大、儿童鼾症,后经手术治疗,呼吸及睡眠正常,术后经过结合口腔科医生的矫形治疗1年余,容貌逐渐恢复正常。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什么是“腺样体面容”。腺样体面容是指腺样体肥大导致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的面容,也可以成为“痴呆面容”。


其主要原因是因口呼吸成为主要的呼吸方式,从而使面容发生变化。早期医生在治疗时发现,小儿鼾症患者,尤其是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容易出现相关症状,故称为“腺样体面容”。

 

92a71f9aa39b434e85324df7b9117567_th.jpg

                   典型“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是咽扁桃体的俗称,其位于鼻腔后端与咽部顶端的交汇处。6-7岁时达到增生的高峰期,随后开始萎缩,10-12岁基本退化。急慢性鼻-鼻炎等持续炎症刺激,儿童的腺样体容易出现病理性增生肥大,进而导致鼻塞等症状。

           正常的腺样体与肥大的腺样体


少年儿童,颅骨尚在发育,此时如出现鼻塞,大多数时候只能经口呼吸,睡觉时尤其明显。久而久之,他们的颜面部会有明显的变化,出现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上切牙突出、牙列不齐、咬合不良等表现。


                                         未干预的腺样体肥大造成的容貌改变前后对比

    

随着医学的发展,研究表明,长期的经口呼吸都会改变面容。也就是说,影响鼻腔通气的病理因素,比如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窦炎等等,都可能导致口呼吸,造成“腺样体面容”。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哈沃德的恒河猴实验。为探讨颅面畸形和口呼吸的关系,哈沃德曾用恒河猴来进行经口呼吸的模拟实验,结果证实了经口呼吸可以改变面容。 



                  恒河猴实验

    

因此,针对少儿鼻塞,经口呼吸的呼吸方式,需尽早处理,解除相关梗阻,通畅呼吸,如有面部畸形患儿,结合口腔的矫正才能拥有良好的容颜。


      腺样体肥大术后,进行口腔矫正逆转“腺样体面容”

    

PS: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为市属公立医院,医院耳鼻喉科正联系厂家开展“关爱未来 畅想呼吸”的小儿鼾症活动,由厂家为需要手术的患儿提供免费等离子刀头,有需要请联系本人。


 

(本文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撤回)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