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呼噜别不当回事,家长得重视起来!

刘国磊医生 发布于2021-12-14 16:38 阅读量915

本文转载自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孩子睡觉时打呼噜

很多家长以为

可能是感冒

鼻子塞了吧

白天玩累了而已

不用管它

孩子打呼噜=睡得香=睡得好

大!错!特!错!

如果娃儿经常鼾、天天鼾

那真的就是病了!

应该赶紧就医!

这病不治好

孩子不仅越长越难看

智商也会越来越低

1孩子睡觉打鼾是病吗?

儿童鼾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打呼噜”,医学上称作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打鼾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呼吸通道堵了,出现响亮的鼾声和呼吸暂停。

而儿童鼾症作为儿童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儿童睡眠的重要“祸端”。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娃儿智力下降、行为和情绪异常、甚至因为面部发育畸形而影响娃儿的颜值。

2 娃儿打鼾,真的不是娃儿睡得好!

打鼾主要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鼻窦炎和鼻部肿瘤等疾病有关。其中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打鼾的最常见原因。

3 啥是扁桃体、腺样体?

腭扁桃体俗称扁桃体,位于口咽部;咽扁桃体俗称腺样体、增殖体,位于鼻咽部。它们是咽部淋巴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免疫起到作用。     腺样体和扁桃体是孩子出生后即存在的免疫器官,随着年龄的增加,接触外界变应原的机会增多,腺样体和扁桃体在5-7岁时最大,一般10岁后逐渐萎缩。

4 发现“呼噜娃”赶紧去医院

不当回事后果很严重

由于长期气道堵塞、睡眠中缺氧,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氧气,神经发育逐渐出现异常。另外,由于睡眠质量差、睡眠不足、频繁觉醒,让睡眠中产生的智力、行为、生长发育等相关激素分泌不足,而导致娃儿出现以下一系列的症状:

全身危害

鼾症儿童常常表现为厌食,呕吐、消化不良,继而营养不良。因呼吸不畅,肺扩张不足,可导致胸廓畸形。夜间呼吸不畅,会使儿童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家长要多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夜惊、磨牙、盗汗、尿床等症状。

1、睡眠不好长不高

呼吸不畅,夜间缺氧,导致内分泌紊乱,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长个子,时间长了就会比同龄孩子身形矮小、体重偏轻,或者过度肥胖。

2、反应迟钝成绩下降

严重的还会造成呼吸的暂时停止或者是通气不足,从而引起血液中氧含量的降低,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多动等认知障碍。有研究表明患有“鼾症”的孩子较其他孩子学习成绩差。

3、其他系统功能障碍

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局部危害

1、耳部症状:压迫鼻咽部咽鼓管,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2、鼻部症状: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4、颜值越来越差: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引起腺样体面容和颌面部发育不良。


5 你家娃有没有张口呼吸的习惯

医生教你看这些细节

看到这,有些家长可能有些发慌了,孩子偶尔也有打鼾,是不是也得了这病?

  ·睡眠时嘴唇不能闭拢,牙列和嘴唇都有张开的现象;

  ·夜晚睡觉打呼噜;

  ·早晨起床时总是感觉口舌、喉咙干燥,或是有口臭异味;

  ·明明睡了七、八个小时,但醒后还是感到困,精神不好;

  ·前排牙齿向前突出,或是上唇变短前翘,上列牙牙龈容易露出;

  ·记忆力下降,感到疲劳,情绪低落或波动;

  ·性格变差,容易激动,发怒,烦躁。

提醒大家一点,在看诊前,建议家长用手机录下孩子睡觉打呼噜的情况,提供给医生参考,这对诊断非常有帮助。

6 孩子打呼噜、张口呼吸怎么治?

治疗原则很简单——找到病因,对病因下手。

保守治疗: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引起的打呼噜,可口服孟鲁司特钠、应用抗组胺药物、鼻用激素、鼻腔冲洗等。但需要注意,药物治疗的疗效有限,并且可能会经常因过敏原剌激、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复发。

手术治疗:当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已经影响到孩子呼吸,且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缺氧程度较高,伴发比较严重的炎症时,要果断选择手术切除,推荐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作为中、重度OSA患儿的首选治疗。目前手术方式全麻下等离子腺样体扁桃体消融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鼾症的治疗。

总之一句话

你的娃儿打呼噜

到底是该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挂专科医生的号

听医生的建议后才算数!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