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虚怕冷,需要做艾灸,艾灸有什么作用?

王栋斌医生 发布于2023-11-02 17:47 阅读量996

本文由王栋斌原创

(一)温经散寒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祛散寒邪作用,可治疗寒性病证。《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说明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临床多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寒邪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泻泄、痢疾等。

(二)扶阳固脱

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作用。《伤寒论》说:“下利,手足逆冷者,灸之”。阳气虚脱出现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证可用灸法。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证。

(三)消瘀散结

艾火的温和热力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而疏散瘀结。故可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等。

(四)防病保健

灸法防病保健有悠久的历史,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方》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如俗语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说明无病施灸,可防病保健,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