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呀,孩子后面还会换牙呢,乳牙蛀了就蛀了,不用管!”
“孩子还小,少吃点糖就行了,不用一天刷两次牙那么麻烦吧?”
打住!打住!每次听到这些话,真是要替孩子们的牙齿捏一把汗呀!
以为乳牙蛀了恒牙就能“毫发无损”地长出来?娃小,牙齿便不需要费心护理?
NONONO! 儿童口腔问题可不能掉以轻心!
前方高能预警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百分之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达到百分之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平均每10个5(12)岁小朋友中,就有7(3)个小朋友的牙齿正在遭受蛀牙的“攻击”!
“蛀牙军团”的真面目你了解吗?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然而并不是牙齿里长虫了,而是牙齿上的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糖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表面,长期腐蚀就会形成龋齿。
龋齿刚发生的时候,仅牙齿表面出现小黑点,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但随着病变进展,形成龋洞,这时患牙可能出现冷热刺激敏感、塞牙等症状。如果不进行治疗,随着龋病破坏程度进一步加深,累及牙髓和根尖,会引起剧烈疼痛。
乳牙龋坏不需要治疗?
有些家长觉得,乳牙反正要换,蛀了就蛀了,不必小题大做。千万别这么想!龋洞一旦形成就不可能自愈,儿童在12岁以后才换完乳牙,在此之前,乳牙的功能要维持10年左右。
如果放任乳牙龋坏不管,小则影响咀嚼功能与发音,重则影响恒牙的发育萌出,还会影响面型与身体的生长发育。
● “疼痛暴击”:随着龋病发展,严重的龋齿会引起剧烈牙痛会影响儿童的进食和睡眠质量;
● 恒牙“遭殃”:影响恒牙的发育,造成恒牙发育不良甚至停止发育;
● 牙齿“大乱斗”:龋病可能导致乳牙过早脱落,脱落的乳牙位置被邻牙占据,原本位置上的恒牙只能从侧方萌出,造成恒牙排列不齐;
● 颜值“掉线”:孩子乳前牙由于龋病而发黑、发黄或者缺损,不仅影响美观,也可能由于牙齿缺损而导致发音不标准。
打响儿童护牙保卫战!
想要孩子拥有一口健康好牙、笑口常开?家长们可要擦亮眼睛,做好孩子的“护牙卫士”!
01
口腔清洁要到位
别以为刷牙是大人才需要做的事情, 从宝宝萌出第①颗乳牙开始,家长就要帮宝宝清洁牙齿啦!早晚使用儿童含氟牙膏和儿童牙刷帮助宝宝清洁牙齿,直至他们独立掌握刷牙方法,刷牙时还需注意牙膏用量不应超过豌豆大小。
敲黑板!完整的口腔清洁方式应是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2次 + 牙线清洁牙缝+定期洁牙。
02
“甜蜜陷阱”要警惕!
甜食虽然美味,却是导致龋齿的“罪魁祸首”之一!家长们要控制孩子摄入糖果、饮料、甜点等的频率和量, 吃完东西要及时漱口或刷牙, 把“糖衣炮弹”的攻击提前化解!
对于婴儿来说,要避免含奶而睡的习惯。用奶瓶喂养的孩子要在一定年龄及时戒除奶瓶,以免引起“奶瓶龋”。
03
涂氟和窝沟封闭
涂氟和窝沟封闭,为儿牙穿上“金钟罩铁布衫”!
全口涂氟:2岁到6岁,是宝宝易患龋齿的阶段。因此,在2~6岁期间可以带孩子进行全口涂氟,建议每半年1次,可以有效防控细菌生长侵入,降低龋患风险。
窝沟封闭:由于牙齿窝沟也是蛀牙的“重灾区”,刷牙很难清洁到位。家长需要在小朋友3-4岁长出乳磨牙、6-8岁长出六龄齿、11-13岁长出双尖牙和第二恒磨牙时,分别做一次窝沟封闭,防龋效果会更佳哒!
04
定期口腔检查
早发现早治疗!儿童定期做牙齿健康检查,可以将牙病隐患扑灭在萌芽状态,所以在宝宝乳牙萌出后,建议家长每3~6个月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
孩子的口腔健康关乎一生,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让他们拥有一口健康好牙, 绽放自信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