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控制血糖策略。

瞿博医生 发布于2022-09-23 20:21 阅读量155

本文由瞿博原创

老年糖尿病流行病学在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65岁人口约2亿,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老年人的饮食结构逐渐转变为以高能量、高脂肪为主,易引发糖尿病风险增加。老年居民脂肪供能比已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的要求(推荐脂肪供能比≤30%),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从199年到2015年脂肪饮食含量持续增长,高脂肪饮食增高导致脂肪细胞肥大,使得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密度变小,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浓度升高,胰岛细胞功能加速耗竭,糖尿病风险持续升高1-3。中国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患病人数位居全球第一,我国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 ,近年中国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高于全球老年糖尿病患病率水平(19.3%。)4-7。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首位8,(2019 IDF数据显示,中国老年糖尿病患病人数达3550万,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总数(1.356亿)的1/4,居全球首位)。根据WHO 1999标准:FPG≥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ADA 2010标准:FPG≥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HbA1c≥6.5%。即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注:既往中国老年糖尿病的定义既往为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与国际存在差异。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亟待关注:老龄化加剧(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近2亿占比达13.5%。),饮食结构改变(老年膳食脂肪摄入过量,引起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风险),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每个中国家庭,夫妻双方老龄父母中至少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国内外权威机构陆续发布指南,呼吁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比如:1、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4年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9。2、美国内分泌学会(TES)2019年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指南10。3、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2021年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11。这些指南都从不同侧重点进行了老年糖尿病的管理指导。二、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需求首先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有哪些?1、β细胞功能差:T2DM诊断时, β细胞功能已经丧失了50%12,且β细胞功能本身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13,在18-85岁人群中,胰岛素分泌随年龄的增长下降了25% ,血糖控制不理想: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不足20% ,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10年内治疗率提高的同时,控制率依然很低 。低血糖风险增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明显更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约为23%,老年患者(≥65岁)低血糖发生频次是年轻患者的2.38倍。2、合并用药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方案复杂,71.3%的老年患者 同时服用超过 5种以上药物。3、依从性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依从性较差14,随着年龄增长,降糖治疗依从性不断下降15,老年患者因认知障碍或记忆功能衰退,易出现漏服、重复用药等问题,导致用药依从性下降。所以老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低血糖风险高、认知功能下降形成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增加并发症风险。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骨折进一步增高。根据INSIGHT研究:及时起始胰岛素较继续调整OAD,HbA1c达标率更高,起始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治疗较继续调整OAD HbA1c达标率升高32% ,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降糖疗效优于继续调整OAD。 老年糖尿病患者控糖策略优选1、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16:OAD控制不佳患者应及时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推荐:经过规范的非胰岛素治疗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老年患者应及时起始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为一级推荐。非胰岛素治疗血糖不达标(≥3个月),餐时胰岛素联合基础胰岛素,若上述治疗不达标,换用预混胰岛素注射(2-3/d)方案。2、不同基础胰岛素类似物,该如何选择?2012ADA、EASD指出,对于老年患者,选择降糖药物应关注安全性,尤其在低血糖、心衰、肾功能、骨折以及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方面。随着胰岛素的不断研发,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曲线趋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17,平稳、安全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优先考虑。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指出,选择基础胰岛素时,应选择血药浓度较平稳的剂型,如甘精胰岛素U30016。3、药物使用便捷,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甘精胰岛素U300一天一次灵活注射,MAGE研究显示,甘精胰岛素U300的注射时间窗达6h,由于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其他因素,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U300治疗6个月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甘精胰岛素U300注射液体积小。与其他U100胰岛素相比,在注射相同单位的胰岛素下,甘精胰岛素U300的注射体积减少2/3。因此,注射剂量会更精准,患者注射压力小,注射后停留时间更短,仅为5秒,适用外周皮下脂肪显著减少的老年患者,使他们有更佳的注射体验。最后总结一下以上内容。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这是我们亟需关注的问题;而老年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差,血糖控制不理想,低血糖风险高,合并用药多,治疗依从性差,需要一个能有效控糖、平稳安全的治疗策略;甘精胰岛素U300作用平稳,兼顾降糖疗效与低血糖风险,同时有使用便捷的优势,是OAD控制不佳老年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的适宜之选。                        参考资料:1.苏畅, 等. 1991-2009 年中国九省区中老年居民膳食脂肪与胆固醇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 卫生研究 2013,42(1):72-77; 2.苏畅, 等.中国十五省(区、直辖市)老年居民膳食脂肪摄入状况.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25(8):12-15; 3.杨士保, 等.海口市城中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4):6245-6247.4.Wenying y,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01.5.Xu Y,et al. JAMA, 2013. 310(9):948-958.6.Limin W,et al. JAMA, 2017. 317(24):2515-2523. 7.Li Y. et al. BMJ, 2020. 369: p. m997.8. IDF DIABETES ATLAS. Ninth edition 2019.9.Dunning T,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4 Mar;103(3):538-40. 10.LeRoith D,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 May 1;104(5):1520-1574.11.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1): 14-46. 12.UKPDS 16. Diabetes 1995;44:1249–58)13.Gunasekaran U, Gannon M. Aging (Albany NY). 2011 Jun;3(6):565-575.14.郭立新.中华糖尿病杂志.2020;12(4):196-199.15.Kirkman MS, et al.  Diabetes Care. 2015 Apr;38(4):604-9.16.郭立新, 等.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1): 14-46. 17.Hirsch IB, et al. Endocr Rev 2020,41(5):733-755. (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该信息仅作医学和科研参考,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临床判断或指导个体患者的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