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临床上出现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刺激症状,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起病隐匿,早期由于颈髓在慢性受压过程中逐渐出现适应和代偿,在疾病的早期常表现为颈部疼痛不适,常无脊髓压迫症状,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下肢无力走路不稳时,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就已经非常严重了,部分患者在轻微外伤后就会导致瘫痪时候才发现。
在颈椎的椎体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条纵行的韧带,分别称为颈椎的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颈椎后纵韧带走行在颈椎椎体的后面,是椎骨内的结构。
当颈椎后纵韧带发生病理改变如骨化增大时,就会挤占椎管的容积,从而对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等正常的结构产生压迫。
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病因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与椎间盘变性有关,椎间盘变性后发生后突,后纵韧带所受的应力增大,在其周围组织的变性修复过程中,引起局部组织的增生和钙盐沉积而导致韧带骨化。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与全身性因素有关,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系全身因素所致,而间断型后纵韧带骨化则是由椎间盘变性所致。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与全身骨质肥厚相关,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者中,常常合并有脊椎特发性弥漫性肥大性关节炎、黄韧带骨化、强直性脊柱炎,因此推测其与全身骨关节处肥厚性改变相关。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与糖代谢紊乱有关,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而糖耐量试验异常者,糖尿病患者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高。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与脊柱创伤有关,喜欢弯曲脊柱的人易发生后纵韧带骨化,因而表明后纵韧带骨化与脊柱的动静力学负荷有关。颈椎活动量较大时,易引起后纵韧带附着部的损伤而发生反应性骨化。尤其是当颈椎反复做前屈动作时,由于反复使后纵韧带受到牵拉而引起后纵韧带损伤,并导致骨化的发生。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与钙代谢异常有关,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综合症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家族性血磷酸盐低下性佝偻病患者中,常出现钙代谢异常及后纵韧带骨化现象。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与遗传有关,在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二级亲属中,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率明显超过一般人群的发生率。
三、椎后纵韧带骨化综合症的临床特点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发生与发展一般较缓慢,早期可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患者到中年以后且后纵韧带的骨化块增厚增宽到颈椎椎管狭窄时,病变进程较快或者遭遇外伤时,可造成对脊髓或脊髓血管的压迫,产生严重的脊髓受损的症状。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典型的症状是脊髓受到压迫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可有间歇期的、慢性进行性、痉挛性四肢瘫痪。一般先从下肢开始渐而出现上肢症状。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上肢症状主要是一侧或双侧手部或臂部肌力减弱、麻木、无力及手部活动灵活性减退;患者握力减退,肌肉呈中度或轻度萎缩,尤以大鱼际肌萎缩为明显,检查时可发现有痛觉障碍;霍夫曼征多为阳性。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下肢症状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抬举困难,步态不稳有踩棉花感。内收肌痉挛明显者,行路呈剪式步态。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或活跃,髌阵挛阳性,病理反射多为阳性,可有深感觉及浅感觉减退。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小便失禁;常有便秘及腹胀。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胸腹部可有束带感,有痛觉障碍平面,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四、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诊断
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表现。
颈椎X线检查,侧位片上能见到椎体后方有异常阴影,可发现连续骨化或间断韧带骨化影。
CT检查可明显地显示出椎管内突出的韧带骨化物,可现实韧带骨化占据椎管的面积大小等。
MRI检查可以看到因为骨化部位的压迫而变细的脊髓形态,对于颈椎病性脊髓病变、颈椎椎间盘突出、脊髓肿瘤等的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分型
脊髓横断瘫痪型:指脊髓受累水平以下运动及感觉功能呈横断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运动障碍、手指精巧活动受限、步行困难及排尿失控等表现。
脊髓一侧损伤型:表现为一侧运动麻痹而对侧感觉障碍,此在后纵韧带骨化症中较为常见。
袜套样麻痹型:表现手与足的指趾部感觉异常麻木和异物感等,并伴有手足的运动障碍等,呈套状,是由于脊髓的外周部分受到自外向内的压迫所致。
脊髓中央管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受到外伤时,容易发生瘫痪,其中包括脊髓中央管损伤,表现为手部严重瘫痪,而足部却几乎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度运动障碍。
六、影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效果的因素
总体上来说,对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综合症的患者如果想要获得良好的疗效,就应该及时施行手术治疗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治疗效果好的一般是起病后发展迅速及病程较短者,以及年纪较轻的病例。
老年患者的疗效则较差,多次发作病情不断恶化等导致脊髓病变不可逆改变有关。
外伤后导致瘫痪的疗效则较差,是由于受骨化物压迫的已处于病理状态的脊髓,如再受外伤势必容易招致不可逆变化。
七、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诊断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综合症之后,多数医生会建议手术治疗,因为目前只有手术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对脊及神经根的压迫。
前路手术是从颈椎的前方显露骨化的后纵韧带,将其切除后向前漂浮来完成对脊髓压迫的解除。前方减压融合术适应证是骨化范围较小,一般三个椎体,有时也可以做四个或五个椎体的切除减压。
后路手术是从颈椎的后方切除椎板扩大椎管来对脊髓减压,适用于多个椎体后纵韧带骨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