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排毒”忽悠了!

庞圆医生 发布于2022-08-17 21:31 阅读量582

本文由庞圆原创

“人的生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

大家好,我是庞医生,一个从门诊经验写科普文章的家伙,一个想与您一同保持健康的家伙。

今天聊排毒的话题。

“排毒”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吧,而且都是在被推销保健品时被高频使用的词语,往往还打着中医的旗号。

首先,要给中医正名,中医没有“排毒”这个词,如果感兴趣,可以购买《中医词典》查查,这是我们读中医药大学时,买的首部中医工具书。那中医怎么讲的,祛邪,对,没错,是祛邪。“祛邪”指祛除使人体发生疾病的一切外在致病因素。与“扶正”相对,“扶正”指扶助、补益人体虚弱不足的正气,使身体恢复正常状态;这里是“祛邪”,而不是“驱邪”,“祛邪”侧重于指是去除人体疾病,而“驱邪”指的是去除人的精神心理疾病,不用惊讶,我没说错,“驱邪”在早期是“巫术”,是属于早期精神心理疾病范畴,只是后来被江湖骗子拿去骗人了,后来又被文化人定义为“迷信”了。中医被误解至深啊!

其次,再给讲讲什么是“祛邪”,顾名思义,用治疗手段去除患者体内的“邪气”,这里的“邪气”指的是体内的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两种,致病因素指的是病因,病理产物指的是结果。

举个栗子(例子),天气很热,晚上下班了,朋友们聚在一起撸串喝冰镇啤酒,爽吧,有没有爽过之后上吐下泻的?有,这是什么呢,是致病因素,中医怎么治?通因通用,古代会用吐法、下法,吃了不干净东西了,把脏东西排出来嘛,道理简单吧,但是我们见不得吐泻,那怎么办,某医来了,吐了止吐,泻了止泻,好吧,生生把脏东西给我憋在体内,好吗?!但也不是全无是处,补液,就是个好办法,好东西还是要拿来用的嘛,毕竟大量吐泻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会伤正气,所以吐法下法,必须拿捏有度,中病即止,见好既收。

再举个栗子给你吃,不,是举个例子给你听。撸串饮酒后,别人都没吐泻,只有自己腹泻了,什么情况?不科学啊,哈哈,别急,科学的很。每个人身体素质是不同的,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还是后天霍霍的,总之,别人没事,你腹泻了,肯定是你的问题。(你无福消受这撸串的惬意,认命吧。)罪魁祸首来源于你的啤酒,不,啤酒也没错,错的是冰箱,错的是你夏日对凉的贪婪。几瓶冰镇啤酒下去,胃肠平滑肌痉挛一下,疼不疼?正常情况下食物是顺序缓慢向下运动的,你的胃肠平滑肌在里面跳舞跳的嗨,食物还能四平八稳的给你送下去吗?不能。等这次腹痛腹泻“好”了之后(其实根本没好,你以为好了),不拉肚子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霍霍~。慢慢的,你会发现你不吃凉的食物,大便也不会成条了,变的黏黏糊糊了,甚至变成糊了,甚至吃啥拉啥了。恭喜,你脾肾阳气彻底被你打败了。人的生命靠的就是那点阳气,那点温度,在你出生之前死亡之后是永恒的冰冷,生命不过是如烟花般短暂能量释放,我们要做的是让它慢慢释放,释放的时间久一点再久一点,而不是霍霍,浇灭它。阳气不足运化无力,湿气就来了,为什么,你的机器以前能处理两碗饭,被你霍霍的动力不足,只能处理半碗饭,处理不了的呢,变成垃圾堆在体内了。糖代谢能力下降了,糖就堆在血液里,把你的身体组织泡在糖水里腌着,脂肪代谢不了就在血液里四处飘着,沾哪粘哪,粘哪哪容易堵。现在你是身体代谢不了水了,湿气就来了。不要以为你拉尿没问题,就证明对水代谢没问题,临床观察对水的代谢变差,主要表现在血管外组织液变多,你的舌头会肿胀,出现齿痕,下肢会肿胀,微微用力按可见到压了一个坑,久久弹不回。这就是病理产物:湿气。在体外都观察到组织水肿了,内脏器官不会吗,要知道,人体是一个整体。

“祛邪”祛的就是这湿气。但是湿气能祛完吗,当然不能,因为它产的比你排的快啊。那怎么办,“扶正”!把脾肾阳气再找回来呀。

这里的“祛邪”才是真正的“祛邪”,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用了扶正祛邪疗法后,很可能会腹泻,别慌,这是正常的,正所谓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说的就是这。这跟用下火药导致的腹泻有天壤之别,下火药是寒凉的药祛的是热邪,这里扶正用的是温热类药物祛的是湿邪。

卖保健的工作人员有强大的忽悠能力,多少被保健品导致吐泻的情况被他们说成了“排毒”?他们压根就不懂什么是“祛邪”,或者睁眼说瞎话,他们的目的是钱,不是治病,任何症状都能被他们称为“排毒”,导致耽误病情的案例比比皆是,教训惨痛!

这里还有很多人会犯另外一个错误,犯了“虚虚实实之戒”!下回再聊。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意义,请帮忙转发,谢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