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轻松读懂乙肝两对半报告单?

官亮医生 发布于2022-03-01 22:54 阅读量1094

本文转载自来自相关文献

关于乙肝的实验室诊断,乙肝两对半占有很大一席之地。实际上 HBV 的免疫学标记一共 3 对,分别是 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g(乙肝 e 抗原)、HBeAb(乙肝 e 抗体);HBcAg(乙肝核心抗原)以及 HBcAb(乙肝核心抗体)。由于 HBcAg 在血清中不易检出,所以只检测剩下的两对抗原抗体和一个单独的乙肝核心抗体,俗称两对半。

HBsAg(乙肝表面抗原)因为是在表面,所以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最先出现,在急性肝炎潜伏期即可出现阳性。是乙肝早期诊断和普查的指标。

HBsAb(乙肝表面抗体) 是机体针对乙肝表面抗原产生的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以暴揍表面抗原,所以在机体感染或接种乙肝疫苗后会出现。HBsAg 与 HBsAb一般不共存, 同时阳性可能是不同亚型重复感染或病患正处于血清转换期,即 HBsAg 消失,同时伴 HBsAb 出现。血清转换期为临床上慢性乙肝治疗的最终目标,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HBeAg(乙肝 e 抗原)是 HBV 内衣壳蛋白的分泌型,是一种可溶性抗原,主要存在于乙肝患者的外周血中,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强的标志,一般出现的比 HBsAg 稍晚。

HBeAb(乙肝 e 抗体)是机体针对乙肝 e 抗原产生的抗体,一般出现于 HBeAg 阴转后,阳性表示患者处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病毒复制水平低,传染性下降,病变趋于静止。HBeAg 和 HBeAb 同时阳性可见于 HBeAg 血清学转换,同样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是目前临床上慢性乙肝治疗的近期目标。

HBcAg(乙肝核心抗原)乙肝核心抗原是 HBV 内衣壳蛋白的结构型,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是个死肥宅,所以血液中含量甚微,不易检出。但是不是不出门就察觉不了的,因为它的抗原性强,感染早期即可刺激机体产生 HBcAb。

HBcAb(乙肝核心抗体)作为针对 HBcAg 的抗体,并不会对乙肝病毒实施打击报复,它的存在只是提醒你 HBcAg 的存在和曾经存在过,你正在感染或者曾经感染,因为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体均为阳性,可持续数年。总之,HBsAg 最早出现、HBeAg 意味着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强的标志、HBcAb 提示正在感染或者既往感染。




图片发自160App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