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搞定你的黑眼圈

向萌娟医生 发布于2022-05-30 15:02 阅读量856

本文由向萌娟原创

眶周色素沉着,俗称黑眼圈,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面部美容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侧眼周区域圆形或半圆形的深色外观,呈棕色、深棕色或青紫色,边界不清。常见于各种年龄、性别和所有种族,且随年纪增长情况逐渐加重,让人看起来总是十分疲倦,萎靡,对工作生活存在一定的影响。

黑眼圈病因不明,可能的病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类:

1、皮肤内色素增多:过度日晒、摩擦、揉搓眼周皮肤引起的局部色素沉着,或遗传等因素所致眼周皮肤色素代谢较差。需排除其他色素性皮肤病,包括真皮色素细胞增多,如累及眼周的太田痣、褐青色痣等,以及表皮内色素沉着如特应性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或黄褐斑等。

2、血管表浅性分布:下眼睑处皮肤透薄,仅有少量或无脂肪覆盖,使得皮下血管丛显露形成阴影,特别是在眼睑内侧区。

3、眼周皮肤松弛: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松弛皱褶、眶隔脂肪膨出等形成眶下皮肤凸起,产生眼袋,或眶下脂肪流失及眶缘韧带上部皮肤变薄引起眼眶边缘区域的凹陷,俗称泪沟,这些凹凸的皮肤轮廓在非正面光照时可形成阴影。

4、眼周水肿:睡眠欠佳或盐分摄取过多时,晨起可出现眼周水肿,同样可形成眼下阴影。


根据上述不同的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黑眼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色素型黑眼圈

护肤品或外用药:针对改善黑眼圈,市面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使用维生素和植物萃取物的护肤品改善血液循环、减少黑色素;一类是使用含有美白成分的药品,抑制黑色素的合成与转运,比如左旋维生素C、维生素E、熊果苷、烟酰胺等。

医学治疗:光电治疗治疗色素性黑眼圈疗效显著,故常作为临床首选,如:调Q红宝石(694nm)点阵激光、调Q开关翠绿宝石(755nm)激光、大光斑Nd:YAG(1064nm)激光、强脉冲光等。治疗后可使用表皮生长因子促进修复,也可使用上述抑制黑色素合成及转运的药物以辅助疗效。

日常护理:色素型黑眼圈人群一定要注意做好眼部周围的日常防晒护理,使用防晒霜或具有防晒功能的太阳镜,避免导致色素沉着,使黑眼圈反弹或加重

血管型黑眼圈

填充治疗:采用自体脂肪胶或者软组织注射补充下眼睑厚度,减少血管暴露。注射治疗包括玻尿酸注射、胶原蛋白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注射及脂肪胶移植注射,其中玻尿酸注射与脂肪胶移植较为适合治疗血管型黑眼圈。

日常护理:多做热敷按摩,增加眼部血液供氧,改善眼周血液循环。

结构型黑眼圈

医学治疗:手术治疗改善泪沟。采用剥脱性或非剥脱性激光或射频、黄金微针方法改善眼部松弛,促进新生胶原的形成,其中CO2点阵激光、黄金微针(射频微针)对眶周皮肤松弛及皱纹也有显著效果。自体脂肪胶或玻尿酸注射填充治疗。

混合型黑眼圈

混合型黑眼圈则需根据混合的不同类型选择上述合适的方法联合治疗,方能因地制宜,对症施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