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床上很多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接触了过敏原有关。而临床上多数过敏性疾病的患者通常只是做缓解症状的治疗,而没有找到引发过敏的真正原因,因而也就做不到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加重、迁延不愈。因而建议经常过敏的患者,一定要做一下过敏原筛查检测,查清楚到底是接触性的、食入性的还是吸入性的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把过敏当成小毛病而忽略了检查和治疗,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过敏原存在于自然界中,种类过万,现有的检测手段(血液及皮肤点刺试验)仅能检测出最常见的一部分过敏原,包括食入类和吸入类。
食物类过敏原
谷物组(小麦、大麦、燕麦)
坚果组(花生、瓜子、榛子、胡桃、腰果、松子)
鸡蛋(蛋清、蛋黄)
豆混合(大豆、绿豆、黑豆、豌豆)
奶混合(牛奶、羊奶)
蔬菜混合(西红柿、胡萝卜、大蒜、葱)
鱼类(鳕鱼、鲤鱼、鲶鱼)
虾类(虾、龙虾)
海鲜混合(蟹、蛤、扇贝、螺)
吸入类过敏原
螨(屋尘螨、粉尘螨)
昆虫类(蟑螂、蚊子、跳蚤)
霉菌类(点青霉、总状毛霉、交链孢霉、白色念珠菌)
树木组(梧桐、桦树、枫树、桑树、榆树、柳树、棉白杨)
草类(猫尾草、葎草、六月草、鸭茅)
蒿属类(艾蒿、青蒿、蒲公英、雏菊)
豚草类(普通豚草、巨大豚草)
毛类(狗上皮、兔上皮、鼠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