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

王喜钟医生 发布于2024-08-08 14:31 阅读量273

本文由王喜钟原创

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一种风团样丘疹性皮肤病。
病因 多由于某些节肢动物如蚊、蚤、螨、蠓、臭虫等的叮咬所致的变态反应,亦有由于消化障碍,对某些食物的过敏而引起。

临床表现 发生于夏季。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多发。皮损为1~2cm大的淡红色风团样丘疹,略呈纺锤形,中心可有小水疱,有时可演变为大疱。常分批发生于腹、腰背、臀及双小腿,多群集而较少融合。若发生于四肢远端者可形成大疱。自觉瘙痒。3—7天后皮疹逐渐消退,可遗留色素沉着,但可继续发生,经数周后始渐愈。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有继发感染时,可有淋巴结肿大及发热。一般年龄稍大(7—8岁)可症状减轻及停止发生。

治疗:本院治疗采用抗过敏药治疗加用外用激素。可炉甘石白天外涂丘疹处,晚上外涂地松樟薄搽剂。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