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竟也是好东西?红斑狼疮吃货指南来了

唐江平医生 发布于2022-04-30 16:51 阅读量435

本文由唐江平原创

好吃的东西那么多,只取“一瓢饮”怎么够?



可是对于红斑狼疮患者来说,随心所欲地吃是不存在的。有些谨慎的患者,平时自己做饭都能淡则淡,甚至为了增加肾脏负担,很少摄入蛋白质,肉食荤食也是能不吃就不吃。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饮食确实有限制,有原则。但并不存在那么多雷区和忌口,保证营养的正确摄入才是关键。合理的营养结构,能够控制狼疮患者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减少药物治疗等带来的并发症,并对疾病活动度产生有益影响。


要控制:能量摄入



研究发现,狼疮患者糖酵解、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氨基酸新陈代谢等过程明显被抑制。在动物实验中,限制30%-40%的能量摄入可以使IgG2A(一 种自身抗体,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肾炎)及血小板生长因子(DGF,可引起肾小球损伤)的分泌降低。


建议狼疮患者的每日能量摄入控制在28-32kcal/公斤体重更为合适。比如60公斤的成年人,在不运动的情况下,每天最多吃1920大卡左右的食物。如合并狼疮性肾炎,每日能量摄入可以在30-35kcal/公斤体重。


可以在厨房备一个食物秤,借助健康饮食的手机软件来计算大致能量,对每天吃的食物重量和能量有个概念,包装食物上的能量表也可以多加参考,避免能量的摄入超标太多。


要控制:盐的摄入



红斑狼疮患者中约有75%继发狼疮肾的肾损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诱发高血压。而高盐饮食会加剧这种损害,加快疾病进展。


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除了在烹饪时注意减少盐用量,外出就餐时也要避免多吃重口味的菜。同时,还要注意到,很多食物中含有“隐形盐”,比如甜食、膨化食品、香肠制品、运动饮料等。


要控制:蛋白质摄入



过量蛋白质摄入不仅可加重自身免疫反应,而且可引起狼疮患者的骨量丢失。并且,狼疮患者应摄入一定量的大豆蛋白,以改善骨量丢失状况。


平时以中度蛋白质摄入为宜,每天0.9-1.1克/公斤体重,大概参考的量为平均一天吃畜禽肉类50-100克,鱼虾贝类50-100克,蛋类40-50克,豆制品40-50克。


如合并狼疮性肾炎,应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


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高可造成疾病活动度评分升高,易造成糖代谢紊乱,在能量摄入的标准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以不超过55%为宜,可用全麦、糙米、粗粮等主食替换米面精粮。


还应该尽可能减少单糖类的摄入,少吃精制糖、甜食、含糖饮料。


要知道:脂肪不全是坏东西



很多人都认为健康饮食=低脂肪饮食,但脂肪不是吃得越少越好。


脂肪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机体代谢所需燃料的贮存和运输形式,也可为机体提供溶解于其中的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所以,脂肪必须要摄入,并且不能摄入太少。在能量摄入标准内,可适当提高优质脂肪摄入的比例,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


脂肪酸是脂肪的主要成分,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又可分n-3、n-6、n-9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需要从食物中获取,也被称为营养必须脂肪酸。


n-3脂肪酸可以降低抗核抗体滴度,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减轻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或疾病复发,而n-6脂肪酸的作用则相反,所以狼疮患者饮食中应增加n-3脂肪酸摄入量,减少n-6脂肪酸摄入量。


含n-3脂肪酸丰富的食物有鱼油、核桃油、麦胚芽油、核桃、大豆油、金枪鱼、白鲑鱼、青鱼等,含n-6脂肪酸丰富的食物有花生油和热带鱼类等。


但要注意的是,脂肪也要限制、挑选着吃。狼疮患者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为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应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量,牛油、羊油、猪油、油炸食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要尽量避免吃。


要增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摄入


维生素B6、B12、叶酸和膳食纤维摄入量降低可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加速狼疮疾病进程,因此,应增加维生素B6、B12、叶酸和膳食纤维摄入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