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酸血症为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超过420μmol/L,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可分期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痛风急性发作期、痛风间歇期、慢性痛风关节炎期、痛风性肾病期(包括尿酸性肾石病、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
在痛风患者的药物治疗中,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和抗白细胞趋化药物秋水仙碱都是治疗的常用药物,那么苯溴马隆和秋水仙碱,谁是痛风患者的首选呢?
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为抗白细胞趋化药物,可抗炎镇痛及抑制白细胞趋化、黏附、吞噬,并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释放,而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减轻炎性反应,可用于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短期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为痛风急性发作一线用药,也是降尿酸治疗(最长可应用3-6个月)初期预防痛风反复发作的一线选择。
推荐急性痛风发作时首剂负荷剂量为1mg口服,1h后追加0.5mg,12h后改为0.5mg/次、1-2次/d至症状完全缓解,在痛风发作12h内尽早使用,超过36h后疗效显著降低。预防痛风发作0.5mg/次、1-2次/d,疗程3-6个月,若出现不良反应随时停药。
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时需停药。骨髓造血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肾功能不全及胃肠道疾病者慎用。禁用于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骨髓增生低下及eGFR<10 ml/min或透析者。女性服药及停药以后数周内不能怀孕。
苯溴马隆
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URATl),可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主动再吸收,增加尿酸盐的排泄,而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并可缓解或防止尿酸盐结晶的生成,减少关节的损伤,还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等的治疗。因苯溴马隆在白种人有引起爆发性肝坏死报道,欧洲指南多作为二线药物推荐,但亚裔人中罕有报道,可能与亚裔人群CYP2C9基因多态性不同有关。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年)》(2019年)中指出,推荐苯溴马隆作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特别适于肾尿酸排泄减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者。《痛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年)中指出,促尿酸排泄药物不推荐用于痛风者的一线治疗,苯溴马隆推荐为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及痛风结节肿等治疗的二线用药。
《痛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年)中指出,成人及14岁以上青少年初始剂量口服25mg/d,2-4周后血尿酸水平未达标者,增加25mg/d,最大剂量为100mg/d,宜餐后服用。根据尿液pH值决定是否口服碳酸氢钠。
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eGFR 35-49 ml·min-1·(1.73 m2)-1时最大剂量0.5mg/d;CKD 4-5期或透析者禁用。《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7年)中指出:肾功能正常者推荐25-100mg/d,eGFR 20-60ml·min-1·(1.73m2)-1者推荐50mg/d。合并慢性肝病者应谨慎使用,转氨酶超过正常值2倍时需停药。近期患过肝脏疾病、提示有肝脏疾病(如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转氨酶升高,黄疸)、酗酒者,使用需谨慎。禁用于严重肝损伤、急性尿酸性肾病、24h尿尿酸的排出量已增加(>3.54mmol)及泌尿系尿酸结石者。有肾结石高危风险者不推荐使用。服药期间增加饮水量,以避免尿酸结晶的形成及肾结石的发生,及碱化尿液。
由上可知,秋水仙碱为痛风急性发作期的预防与治疗一线用药,苯溴马隆推荐为痛风间歇期、痛风慢性期、痛风性肾病的一线用药,但也有推荐为二线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