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作为一个神奇的“哑巴器官”,在发生病变早期,往往隐匿很深,症状不明显,非常难发现。风湿病与肝脏之间的关系复杂,疾病本身可能会影响肝脏,治疗风湿病的药物也会影响肝脏,因此,风湿病友中有肝脏问题的确实不在少数,风湿病患者也更应该注意肝脏的养护。
哪些风湿病会让肝脏受累:
类风湿关节炎:
约6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是碱性磷酸酶和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的升高。可能会引起的肝脏疾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非酒精性脂肪肝、淀粉样变性、病毒性肝炎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
最常见的肝脏受累症状表现为肝酶升高,肝脏受累包括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胆管炎、酒精或病毒性肝炎。
干燥综合征:
相关的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硬化性胆管炎、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和肝硬化等。
抗磷脂综合征:
主要影响肝内血管,导致肝静脉闭塞和Budd-Chiari综合征的发展。
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硬化症中肝脏受累较为罕见,其中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其他:如Takayasu动脉炎、巨细胞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成人Still病等风湿免疫疾病,都可能造成肝脏受累。
哪些药物可能会损伤肝脏:
非甾体抗炎药
几乎所有的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轻度的转氨酶增高,服药者中出现转氨酶异常者可达5%-15%。大部分引起的肝损伤是肝细胞损伤型为主,部分可引起胆汁淤积。
糖皮质激素
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均可引起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肝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常可引起脂肪性肝炎,在长期治疗、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患者中更易发生。
抗风湿药物
代表药物为甲氨喋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嘧啶、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A等。可能会出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其中联合使用来氟米特和甲氨喋呤的患者出现肝损伤的风险明显增加。
植物药
代表药物为雷公藤制剂。肝毒性发生率比较高,常发生在用药后几小时至几十小时的短时间内,临床常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和肝肿大。
面对肝脏损伤应该怎么做:
1、密切监测肝功能:
风湿病患者一定要密切监测自己的肝功能,特别是长期服药、年龄大、有基础肝病、有心脏病、有糖尿病、妊娠状态、饮酒过多的患者,肝损害风险会更高。有肝病背景及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则需要纳入肝癌的早期筛查范畴,建议每3-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及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及早发现肝癌隐患。
如果风湿病患者在按时服药的情况下,出现了长期疲劳(休息后不缓解)、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蜘蛛痣、肝掌、黄疸、长期牙龈出血、频繁流鼻血的症状,要警惕肝脏异常,及时去医院明确原因,及早干预治疗。
2、避免高脂饮食:
长期不控制饮食造成的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不仅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其引起肝硬化继发肝细胞癌的机率也较高。
3、戒酒忌酒:
我国的饮酒者中有8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对于风湿病友来说,酒精更是会加重药物损伤和疾病发展。
4、调整情绪:
中医认为,肝主管情绪变化,在春天肝火太旺就易怒,同时怒气伤肝形成恶性循环,及时调整不良情绪,纾解过大的压力,也能给肝脏减负。
5、避免久坐:
从中医角度讲,关节、肌腱、韧带属于肝系统,是肝脏赖以疏泄条达的结构基础、重要通道,因此久坐也会伤肝。
6、注意食品卫生:
食用不卫生的食物,尤其是不熟的食物,比如肉串、海鲜、凉拌菜等,可能会染上具有传染性的肝炎。建议多吃热食熟食,隔夜饭菜一定要热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