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说关节痛很多都是因为超出自己关节的活动上限,但是增加活动度也不是靠生拉硬拽就能达成的。
举个例子,如果把人比成大门,关节就好比门轴和合叶,韧带好比门锁,肌肉好比铰链。我们假定这个门是纯铁的,炎症就可以相当于铁锈。
炎症穿插在关节病其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修复损伤,身体会分泌很多物质让人疼痛,以告知:这里受伤了啊,避开着点啊!(变质,分泌炎性物质)
然后会提供一些修复物质,用于修复伤口(渗出和增生)。就好比涂万能胶。但它涂的不是很高明,比我还菜,疼的地方全抹一遍。这就导致了,如果在恢复期完全不活动,关节周围会被完全粘在一起。
最后在充足的血运下,带走坏死组织和多余的致痛物质以及修复物质,恢复正常。(但是炎症初期血运太充足会导致炎性物质过多和局部肿胀。)
所以总结一下,炎症对我们的副作用,一个是让人疼痛,一个是导致粘连。此外,修复阶段血液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恢复会加快。
粘连无非就是两两配对,不是关节粘关节(变形,错位),就是肌肉粘肌肉(如圆肩),再或者肌肉粘关节(如肩周炎)。
炎症导致粘连和疼痛—粘连限制关节活动,疼痛导致肌肉痉挛—关节受限和肌肉痉挛限制血液运行—血运变弱,废物堆积,修复不及时,局部温度降低—炎症进一步加重(夜晚循环减弱的时候会再进一步加重)
恶性循环不断反复。
所以为什么一些慢性痛疼很久的病人很难治疗。他们的真正损伤位置被周围错位的关节和肌肉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包起来,每松开一层都能让人疼的死去活来
其实感觉做治疗的思路就像剥洋葱,什么时候能触及到核心,找到问题,有必要的话做个注射,基本问题就解决了
换一种说法,这叫分筋错骨
所谓痛快,先痛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