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便秘
1.排便次数较少(大多数1岁以上儿童是每天1-2次或隔天1次);
2.粪便偏硬或偏粗(正常儿童为软便);
3.排便困难或疼痛(拒绝排便);
4.大便失禁(内裤上有污便)。
正确排便姿势
如何应对便秘
1.多饮水,对于2岁以上儿童每天需要饮用1升左右的水。
2.多摄入高纤维的食物,新鲜蔬菜(西兰花、花椰菜、胡萝卜、卷心菜、菠菜等)、水果(西梅、猕猴桃、火龙果、苹果、梨等)、杂粮(红薯、土豆、玉米、豆类、全麦食品)等。
3.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和正确的排便姿势,鼓励孩子每天固定时间在马桶上坐5分钟(比如餐后)。
4.平均每天进行2-3小时户外活动。
5.排便困难时,可偶尔使用开塞露等泻药辅助排便,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形成依赖。
6.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使用益生菌可以改善便秘。
注意
便秘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高达30%,其中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便秘,若有以下情况,需及时就诊排除器质性病因。
1. 便秘自出生时或婴儿早期即存在。90%的正常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若胎粪排出延迟(出生48小时后首次排出胎粪),或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或便血,重度腹部膨隆,需要及时就诊。
2.大便非常细,呈“丝带状”。
3.伴有小便失禁。
4.身高体重增长缓慢。
相关阅读:
孩子呕吐、腹泻或便秘,为什么不建议用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