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部发现肺结节
内心是不是一阵慌乱?
会越长越大吗?
需要手术干预吗?
会癌变吗?
不焦虑、不忽略,
别把肺结节拖成心结!
今天就来聊一聊:
01
肺结节报告怎么看?
*先看“性质”
根据密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俗称磨玻璃结节)。
磨玻璃结节早期肺癌概率高于实性结节,但发展缓慢。
实性结节虽然肺癌的概率比磨玻璃发概率低,但如果万一是肺癌,它的生长速度会比磨玻璃结节快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肺结节,没有任何一种类型是可以完全置之不理的,任何一种类型都会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再看“大小”
根据2020 版 NCCN 肺癌筛查指南解读,结节大小,分别采取不同的随访策略:
1、对于≤5 mm 的实性结节,推荐每年进行低剂量 CT 随访。
2、对于 6~7 mm 的实性结节,推荐间隔 6 个月进行低剂量 CT 随访。
3、对于 8~14 mm 的实性结节,推荐间隔 3 个月进行低剂量 CT 随访,对于 PET-CT 高度怀疑恶性者,考虑活检或者手术切除,而恶性低可能性者推荐间隔 3 个月进行低剂量 CT 随访。
可以从指南看出:结节越大,越需要引起重视。
如果随访过程,结节大小、形态、密度发生了改变,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找专业医生就诊评估,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
肺结节“长大了”,不一定是患了肺癌。在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情况是在A机构发现了肺结节,再到B机构复查,两个机构的CT报告结果不一致,报告显示结节的大小、数目发生变化。
所以一定要注意:
在同一就诊医院进行密切随访,切勿随意更换医院就诊,最忌讳的就是每次都换一家医院做胸部CT检查。
*再看“高危因素”
看一下,自己是否具有肺癌高危因素?
#吸烟≥20包/年或吸烟史超过30包年(比如,每天吸烟1包,持续30年,1包*30年=30包年),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人群;
#大气污染:PM2.5、PM10、臭氧及二氧化硫的暴露;
#职业因素:石棉、砷、铬、镍、煤焦油以及放射性元素相关职业;
#遗传因素: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肺部慢性疾病:COPD、弥漫性纤维化、肺结核、肺大泡等。
关于肺结节的描述中,边缘、毛刺是什么意思?
#通常来说,良性结节周围比较光滑,边界清晰,形态比较规整。
#恶性结节形状不规则,边界不光滑,结节分叶,周围有毛刺浸润,尤其是短毛刺,胸膜下结节出现黏连,内部质地薄厚不均。
肺结节,会变成肺癌吗?
肺结节不一定就是癌症,很多疾病都可能引发肺结节。如肺部炎症、肺结核、肉芽肿等。
此外,肺部结节有多种形态,包括纯磨玻璃结节、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等。
大部分结节为良性结节,真正恶性的比例还是很低。
*关于磨玻璃结节
磨玻璃样结节是指肺内密度轻微增加,呈模糊的云雾状,但仍能通过病灶看到其内部血管和支气管纹理,就好像透过磨玻璃观察一样。
如果你的诊断报告上,写的是“磨玻璃结节”,不必谈“磨”色变。肺部磨玻璃结节有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之分。
肺部磨玻璃结节属于惰性病变,发展缓慢,往往呈3~5年增长1~2毫米的“龟速”。
一旦发现自己有磨玻璃结节,先不用着急一刀切,上策是随访,观察肺磨玻璃结节的大小及密度变化,来判断肿瘤的发展规律及恶性程度。
因为有些是炎性病变(多为感染性)可以在一定时间内(1~12个月,甚至更久)消散、缩小、消失。
对于没有消失的磨玻璃结节,若发生长大、实性成分增加、或体积或重量增加,则应到专业医生处复查,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恶性的话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切除手术。
当然,对于肺结节风险的判断,一句两句是说不清的,请大家不要自我诊断病情!
03
肺结节预防
*预防感染
如日常的防寒保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后续的支气管炎和肺炎,以及一些特殊病原体的感染。
*避免吸入空气污染物
包括雾霾、环境污染如甲醛和氮氧化合物、香烟和电子烟雾等等。注意平时佩戴口罩,回避烟雾刺激。如有必要可在家中安装家庭空气净化机。
*注意家族史
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更易出现肺结节。每年要定期检查,通过日常的体检进行早期预警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定期体检
年龄超过45岁的男性,长时间大量吸烟,有肺癌家族史,长时间接触石棉和氡气等致癌物质的人,应缩短随访间隔,定期去医院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能及早发现肺癌早期,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