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便秘,选哪些穴位按揉?

于从从医生 发布于2023-09-05 14:09 阅读量371

本文由于从从原创

腹胀、便秘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中医穴位按摩可以缓解不适症状,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腹胀穴位及其按摩方法:

1. 中脘穴:位于腹部,脐中上四寸,前正中线上。按摩中脘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按摩时可以采用仰卧位,用掌心顺时针按摩约两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宜。

2.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三寸,前正中线上。按摩气海穴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腹胀。按摩时可以采用仰卧位,用掌心逆时针按摩约两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宜。

3.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三寸,前正中线上。按摩关元穴可以调节气血,缓解腹胀。按摩时可以采用仰卧位,用掌心顺时针按摩约两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宜。

4.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按摩时可以采用仰卧位,用拇指顺时针按摩约两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宜。

便秘中医常用穴位有支沟、足三里、天枢穴、上巨虚穴。

支沟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上三寸处,尺骨与桡骨之间。按摩支沟穴可以治疗便秘、肋间神经痛等。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

天枢穴,位于腹部,脐中旁开两寸。按摩天枢穴可以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

上巨虚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上巨虚穴可以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只能作为缓解腹胀、便秘的辅助方法,如果长期腹胀或便秘,还是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