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黄丸”系列

孙丰卿医生 发布于2021-04-13 06:25 阅读量6219

本文由孙丰卿原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市面上的“地黄丸”系亦列层出不穷: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究竟该如何选择,下面给大家粗略的介绍一下。

“地黄丸”系列的基础方记载于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金匮要略》,其在文中出现了数次,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萸肉各四两、泽泻、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因其出自《金匮要略》,所以现在称其为“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主要用于肾中阳气不足:腰膝酸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胖,脉虚弱,尺部沉细等。

北宋著名的小儿医生钱乙在仲景“八味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桂枝、附子,即“六味地黄丸”,原用于小儿禀赋不足之“肾怯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现多用于肾阴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

济生肾气丸亦是在“八味肾气丸”的基础上加车前子、川牛膝,用于肾阳虚所致的水肿;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偏于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证;杞菊地黄丸亦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枸杞、菊花,具有滋养肝肾明目之功。

总的来说,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偏于补肾助阳、化生肾气,用于肾中阳气不足,济生肾气丸在温肾化气的基础上,增强了利水消肿之功;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皆偏于滋补肾阴,用于肾阴不足。“地黄丸”系列切不可滥服,需根据症状、舌苔、脉象等准确辩证,合理选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