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医生,我头痛,好担心脑溢血啊?”
最近在门诊无论多大年纪的头痛或头晕的患者一进诊室就是问他是不是脑溢血,不加分析的直接要求进行头部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那今天就来说道说道脑溢血吧。
一,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即老百姓口中的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脑出血也算“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根据我国最新脑出血诊治指南数据显示,脑出血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位居第二。占脑卒中的20%~47.6%,在我国每年每10万人中大约有60-80人发生脑出血;脑出血发病凶险,发病30 d的病死率高达35%~52%;仅有约20%的患者在6个月后能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这病很容易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什么原因造成脑出血?哪些人容易患脑出血?
脑出血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年轻人多见)、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血液病、服用抗凝药物等,但是80%以上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脑动脉硬化,如果遇到寒冷气候、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不当用力,或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等诱因均可引起血压突然波动,使硬化的脑血管破裂出血。特别合并有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长期抽烟嗜酒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脑出血。
现在完全理解恐辅症一上头,情绪一激动、血压一升高,脑血管破裂是分分钟的事情了吧。某妈妈:天哪,作为一名恐辅症晚期合并家族性高血压病妈妈,感觉脑出血离我太近了,赶紧说说脑出血的症状吧!
三,脑出血有什么表现?
脑出血症状为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症状与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有关,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
通俗来说大概以下几点表现:
1.类似中风表现
突然出现口角歪斜、肢体偏瘫麻木、说话不清等表现。
2.剧烈头痛、呕吐
头痛及呕吐是脑出血最为典型的症状,这是因为出血刺激脑膜,以及疼痛神经,从而引发头痛。此外,如果颅内压增高,还会出现喷射状呕吐,如果看到这两个症状同时出现,一定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
3.意识障碍
当病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轻者可表现为嗜睡、昏睡,严重者可陷入昏迷,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意识障碍成正相关,也就是昏迷的患者意味着病情严重。
四,如果遇到突发脑出血,该怎么办?
时间不光是金钱,更是生命,还是大脑!如果遇到上述症状患者,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才不会错过最佳时机,才有可能挽救生命。首先你需要深吸一口气保持镇静,立即拨打120尽快送往医院,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痰液呕吐物或假牙等,防治误吸,避免反复搬动患者,以防增加出血,如患者倒在空间狭小、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可将患者平移至安全通风环境等待求援。
我知道近几年科普做的好,阿司匹林家喻户晓,心梗脑梗来一颗,预防复发再来一颗,但是,这里千万别来了,在尚未明确卒中类型时,切莫服用类似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自救,这时因为阿司匹林只会加重脑出血!
五.脑出血了怎么治疗呢?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如患者病情稳定,出血量不大均以内科治疗为主,内科治疗主要以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适当止血、平稳缓慢控制血压、酌情脱水减轻脑水肿,防治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并发症,促进康复等。
如果病情危重或发现有继发原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需要进行外科治疗。外科手术目主要目标在于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压迫、缓解严重颅内高压及脑疝、挽救患者生命,并尽可能降低由血肿压迫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
手术方法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
六.脑出血会复发吗?如何预防?
脑出血患者的复发风险很高,年复发率约为1%~5%,以下特点患者复发风险高:
高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
初发为脑叶出血患者;
高龄患者;
MRI提示有多发微出血病灶;
正在口服抗凝药物;
载脂蛋白Eε2 或ε4等位基因的携带者。
因此预防是关键。
预防复发:
①严格控制血压,长期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左右。
②变生活方式的改变,避免每天超过 2次的饮酒,避免吸烟和药物滥用;
③控制体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④减少诱因,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用力过猛等;
⑤如因病情需要服用抗凝抗栓等药物,严格遵医嘱并定期复查。
学习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保重身体,远离卒中!
参考文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