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有宝妈跑来问我,医生,我家宝宝咳嗽厉害,你给我们开点止咳药吧。那么问题来了,止咳药物到底该不该用,能不能用?从今天起,咱就慢慢来学习咳嗽相关小知识。学好科普,做个淡定宝妈。
慢性咳嗽是儿童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根据咳嗽性质可分为慢性干性咳嗽和慢性湿性咳嗽,干性咳嗽即无痰或痰量甚少的咳嗽,湿性咳嗽即咳痰量多者的咳嗽。但年幼儿童湿性咳嗽常无法咯痰,而仅表现为喉间痰鸣。准确的病因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基础。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具有较强的异质性。而慢性干性咳嗽和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也存在着差异,两者的分类判断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
慢性湿性咳嗽的定义:持续咳嗽,并伴有咳痰或明显痰鸣音,病程>4周。
发病机制: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气道黏液高分泌及黏液清除障碍所致(换句话说,咳嗽是保护性反射,为了排痰的,如果一味止咳,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那就是痰堵!)。引起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常见疾病引起1岁及以上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原因是UACS,而1岁以下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原因是 PBB。
1.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
UACS是引起儿童湿性咳嗽主要原因之一。曾描述为“鼻后滴漏”,即咳嗽有痰,咽后壁可见黏性分泌物附着。主要的病因为变应性鼻炎、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就诊时要详细询问儿童的病史包括咳嗽持续时间,咳嗽性质,与体位改变或运动有无关系;有无流涕、鼻堵,夜间打鼾,张口呼吸,喘息病史等。
UACS临床表现:(1)咳嗽>4周,伴有白色泡沫稀痰或黄绿色脓痰;(2)咳嗽以晨起、夜间或体位变化时为甚;(3)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咽干、头痛等症状,或有咽后异物感和反复清咽等症状。
2.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简称感染)可表现为湿性咳嗽。哮喘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生和反复发作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是引起哮喘反复发作和 难以控制的常见病原。同时,要注意一种少见的伴有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多的哮喘,临床上表现为慢性湿性咳嗽。治疗上使用抗菌药物无效,而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易误诊为肺炎。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哮鸣音或伴湿性啰音。或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
3.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与慢性化脓性肺疾病
PBB 是由细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内膜感染性疾病,曾被称为化脓性支气管炎、迁延性支气管炎和BE症前期等。
PBB 临床诊断标准(即基于临床改良 PBB 诊断标准):(1)湿性(有痰)咳嗽持续>4周;(2)抗菌药物治疗2周以上咳嗽可明显好转;③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PBB 确诊标准(即基于病原微生物 PBB 诊断标准): (1)湿性(有痰)咳嗽持续>4周;(2)下呼吸道感染证据: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菌培养阳性,菌落计数≥10*4cfu/mL;(3)抗菌药物治疗2周以上咳嗽可明显好转。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疾病亦可能会引起慢性湿性咳嗽。所以辨明病因非常重要。
划重点:
咳嗽分为干咳和湿咳(痰咳);
对于湿咳,不能一味止咳,否则易造成痰堵;
寻找咳嗽病因很重要。
(引自《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