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伍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配合便用。前人把单味药物的应用及药物之间间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情况,称为药物“七情”。
《神农本草经·序例》最早将七情总结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单行即指用单味药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适合于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如独参汤,以一味人参补气救脱;清金散,单用黄芩治疗肺热咳嗽的病证。“七情”的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分述如如下:
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合应用,能明显增强药物的原有疗效。
如麻黄与桂枝配伍,能明显增强发汗解表的功效效;茯苓与猪苓配伍,能明显增强利水渗湿的功效。相须配伍一般是同类药物合用,它构成了复方用药的配伍核心,是中药配伍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配合应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如黄芪配茯苓治疗脾脾虚水肿,黄芪为补气利水的主药,茯苓健脾利湿,可増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黄连配木香治疗湿热泄痢,黄连为清热燥湿、解毒止痢的主药,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增强黄连清热燥湿、行气化滞的功效。相使配伍不必是同类药物,一主一辅,相辅相成。
相使与相须均是通过药物配合,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但相须配伍中,药物间是平行并列关系,而相使配伍中,药物间有主辅之分。相使配伍中的主辅关系可依据治疗目的和药物在治疗中的作用意义来确定。如以清热泻火为目的,将黄芩与大黄同用,是以清热泻火的黄芩为主药,大黄攻下泻热,即通过釜底抽薪的方式,增强黄芩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但若治疗目的在于通便或攻下热结,则可用大黄与理气除胀的厚朴配伍,此时大黄为主,厚朴理气,增强大黄攻下作用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