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之三】惊蛰遇上回南天,祛湿驱寒有大招

陈穗敏医生 发布于2024-03-05 21:41 阅读量899

本文由陈穗敏原创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惊蛰

“蛰”,指“藏伏”,昆虫入冬藏伏土中;“惊”指“惊醒”,天上的春雷惊醒蛰虫。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在古时惊蛰当日,一些地方人们有用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惊蛰打小人驱赶霉运习俗。此外还有“蒙鼓皮”“吃梨”“祭白虎化解是非”等习俗。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图片发自160App



近几天,气温明显回升,乍暖还寒,叠加暖湿气流上岸,回南天出现了,到处都湿漉漉,人都觉得湿热了。如果你生活在广州,就会听到老街坊们说:要煲祛湿茶丶祛湿汤了。


图片发自160App


湿气的中医术语是“湿”或者“湿邪”,主要是由外部环境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

《太平圣惠方》:“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毒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于伤人。”

湿气太重,汗不易出,易伤脾,脾虚湿困,所以人会感到头胀闷、胸闷、汗粘、不清爽、乏困、四肢困倦、口粘、口苦、口渴不欲饮、大便粘滞不爽等不适。这些都是湿的表现。

另外,睡眠不足、口味重、爱贪凉和运动少都会导致体内湿气的积聚。


图片发自160App



在这里,我介绍一个老广都喜欢的食疗汤水:

祛湿排骨汤

【材料】

五指毛桃丶茯苓、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排骨

【功效】

健脾祛湿,对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肢倦乏力,小儿营养不良等脾虚湿滞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另外,家居防湿防潮也要注意这几点:

1、关闭门窗

回南天防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紧闭家中的窗户,水汽就不容易进入会屋内。

另外,防潮最重要时段为早晚,每天的早上6点至9点和晚上8点至凌晨2点,这两段时间的空气湿度都较其它时段高,一定要关紧门窗。如果是想空气流通,可以在中午温度高湿度低的时候开窗通风。

2、常开空调抽湿

将空调打开,开启“除湿”功能,或者使用除湿机保持室内干燥。

3、衣服防潮

可以将干茶叶或活性炭放进衣柜内,将衣柜门关好,去除霉味。

4、常开家电

回南天,电器容易受潮变坏,经常打开一下,家电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能驱散湿气。长时间不用的电器,也最好每天通电一次。在使用电器时,要保持电源插头、插座和开关干燥,少用或不用拖线插头,防止触电等事故发生。


图片发自160App

我是妇产科陈穗敏医生,关注我,学习更多的中医养生知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