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BK病毒的关键知识
BK病毒,全称BK型多瘤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成年人群80%以上曾经感染。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泌尿系统上皮内,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能激活、复制,造成BK病毒尿症。随着病程进展,病毒破坏肾小管上皮、基底膜、肾小管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形成BK病毒血症。病毒进一步破坏移植肾组织导致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也就是BK病毒肾病。最终可影响肾功能,甚至导致移植肾失功。
BK病毒非常讨厌!一是早期通常没有症状(自己很难发现,只能靠规律监测),二是目前没有确切有效的抗病毒药(只能通过调整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免疫力部分恢复而清除病毒)。
可以看到:BK病毒感染一般按照【尿症】->【血症】->【肾病】这样的方向发展,因此肾移植术后规律复查尿液BK病毒DNA非常重要。
2、BK病毒的复查策略
尿液BK病毒DNA的复查频率
术后6月内 | 每月一次 |
术后6月—术后1年 | 每2月一次 |
术后1-2年 | 每3-6月一次 |
术后2年以上 | 每年一次 |
尿液BK病毒DNA超过10的7次方时【报告如何看?请翻到最后】
肾功能恶化、肌酐升高时
免疫力明显低下时
出现其他机会感染时
目前BK病毒DNA定量结果多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其中e代表10,e后面的数字代表几次方(红箭头),这个数字最重要!甚至您直接跟医生直接说这个数字(几次方),医生都会明白。下面来看两个栗子。
【2 x 10的3次方】,也就是2000,<2000也就是阴性。
【1.06 x 10的9次方】,也就是1060000000。尿液BK病毒达9次方,阳性,且病毒量比较高(超过7次方),建议该患者查血BK病毒,必要时行肾穿刺活检。
注:1、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请根据自身病情与主管医师沟通制定。2、本文转自本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