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思路

陈培医生 发布于2023-06-25 21:47 阅读量1147

本文由陈培原创

一、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好发于老年人臀上皮神经主要由T12~L3脊神经后外侧支组成,左右各一,其大部分行走在软组织中,其行程可分为6点4段,即出孔点、横突点、入肌点、出肌点、出筋膜点、入臀点6个点;以及骨表段、肌内段、筋膜下段、皮下段4个段。在行程中出孔点、横突点、入臀点均为骨纤维管,在腰神经后外侧支的行程中存在多处受压的解剖因素,其中以入臀点处更明显。腰背筋膜在髂后上棘内上方有臀上皮神经和血管穿出的固有空隙,此处筋膜较薄弱,且深面有脂肪组织。当周围压力增大时,就会将深面的脂肪组织压入该空隙中,卡压孔隙中的皮神经,而且有学者研究发现筋膜常因劳损或纤维变性形成裂隙,故该处成了一个“高危地带”。老年人筋肉松弛,腰部很容易受损伤,加之其运动量少,脂肪较多,故在其腰部损伤后更宜发生臀上皮神经卡压。


图片发自160App

二、腰腿痛是骨伤科常见的一个症候群,尤其是老年患者多发,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在老年患者中亦是临床多发病,其临床误诊率高,常误诊为臀中肌损伤或者腰臀部肌肉联合损伤,尤其是经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①对腰腿疼痛的诊断认识不足,诊断标准不熟悉,思想重视不够,不检查或只作简单的检查,又缺乏必要的鉴别诊断,凭主观臆断,故容易误诊。②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并臀上皮神经损伤是反射性(干性痛或丛性痛)腰臀腿痛,一般不超过膝;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是沿下肢外侧至足跟部放射性痛(根性痛),痛超过膝。在这种情况下,如不仔细检查,做好鉴别诊断,则很容易将臀上皮神经损伤综合征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当出现“无症状性腰椎间盘突出(ALDH)”时,更宜误诊。③没有做好疼痛定性和神经定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定性为放射性,神经定位为神经根性;臀上皮神经损伤综合征的腰臀腿痛定性为反射性,神经定位为神经干性、丛性。


图片发自160App

三、过去,针刀压痛点治疗有效率高,但治愈率低。分析其原因,单纯的压痛点治疗只解决局部痛点问题,对于部分只有一个点卡压的病人来说,会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然而对于存在多个点卡压的患者,其效果不明显,虽然局部压痛症状消失,但是腰部的其他症状仍然持续存在。部分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对其X片进行观察,常见第三腰椎横突均有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这一点也可以充分说明,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针刀治疗应该从整体入手,而绝非以痛为输。即便如此,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需经过两次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后才彻底治愈,再次证明,从整体入手,恢复整个腰部的力学平衡,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病。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