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们,今天要聊聊“纠错型父母”这个扎心话题。你们知道吗,对孩子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做任何事都被纠错。
孩子滑板车骑得正开心,你却在一旁唠叨“别骑太快”;孩子刚进家门,放下书包就准备去洗手,你却抢在前头提醒。就连孩子夹块肉,你都立刻要求“多吃青菜,营养均衡”。
这一切,说白了,都是家长对掌控感的过度追求。可你们知道吗?很多时候,你不说,孩子反而更愿意主动去做。
经常给孩子纠错,危害可不小:
①破坏专注力:孩子正专注做事,你的频繁打断,会让他们难以集中精神,久而久之,专注力越来越差。
②陷入内耗:不断被纠:
孩子会时刻怀疑自己,内心纠结,精神内耗严重。打压自我价值感:总是被否定,孩子会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自我价值感直线下降。
那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
①学会包容:孩子成长需要时间,不能用成.人标准去要求他们。慢、磨蹭、调皮,都是孩子的天性,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就别过度纠正。
②拿出耐心: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要以身作则,耐心引导,用行动影响孩子。
③抓大放小:别总盯着小错误不放,更别翻旧账。给孩子留些自.由空间,他们才能自在成长。
④允许试错:孩子做事时,少些纠正和说教,让他们在试错中总结经验,激发内在成长动力。
⑤欢迎您联系我们,哆唻咪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