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性的医学问题:流动在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形成了血压,如果这个压力大于正常值就称为高血压。血压正常值为80-120mmHg。我国每3位成年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控制不良会导致心脏病、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意外。高血压是一种可控制,但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主要通过改善饮食、改变生活方式、调畅情志、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以往我们都知道高血压在这5类人群中易发:
1.家族遗传史;
2.情绪容易激动,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上腺素水平上升,血压升高;
3.“重口味”人群,摄入盐过量的人群;
4.酗酒人群;
5.工作、生活压力的人群。
近几年临床发现除了这5类人群,还有一类人群容易患高血压,那就是职场白领。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多数人都有颈椎病。因此颈源性高血压越来越受到临床和患者的关注。
颈性高血压又称为颈椎性血压异常,在临床统计占高血压病的25%以上。
发病原因
此病多因生活、工作等因素使颈部肌肉劳损,僵硬、韧带钙化,牵拉压迫椎动脉及刺激颈交感神经,使交感神经紧张、兴奋性增高,血压上升。或因颈椎退化、骨质增生、椎体失稳、椎体小关节紊乱、椎体半脱位、椎间盘突出等原因,由于椎动脉、颈髓受压,继发的血压升高,伴有头晕、胸闷、失眠等症状。
临床特点
1.分别具有颈椎病和高血压的表现。病程长发病缓慢,颈项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频繁落枕,伴肩臂疼痛、手指麻木等;血压升高,引起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
2.血压变化与颈椎病症状发作密切相关。患者出现颈椎疼痛、头痛、头晕时血压升高,症状缓解时血压下降,这一特点在早期尤为明显,随着病程延长,此特点变得不典型。
3.高血压之前存在长时期的低血压、或血压不稳定。
4.对市面上的多种降压药不敏感,常需要联合用药,且血压易波动。
5.经过颈椎推拿、牵引、正骨、针灸等治疗后,血压下降25-30mmHg。
6.高血压与颈椎失稳、椎体关节紊乱呈正比,即颈椎失稳越严重,高血压越严重。
熟悉了颈性高血压的发病特点,就为推拿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提供了明确方向。
推拿理筋手法,是遵从“顺生理、反病理”的原则,通过推散、松解、活筋、点按、传导、反射等理筋手法,纠正“筋出槽”的病理状态,使局部血液循环顺畅,肌肉筋膜营养状态恢复,病理环境得到改善。
正骨手法,是遵从“力平衡”原则,通过定点、定位紊乱的椎体,定向角度旋转复位,来纠正颈椎内外力平衡失调、纠正小关节紊乱,使“骨正筋柔”,解除对交感神经、椎动脉的压迫和刺激,从而使血压恢复正常。
笔者这几年临床观察,通过推拿理筋、正骨手法,很多早期颈源性高血压的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摆脱了终生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的困境。很多中期血压不稳定、长期服药不理想的患者,推拿理筋、正骨手法可以有助于血压恢复到正常值,并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