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焦虑症△▲
青少年焦虑障碍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大的心理疾病,一般而言,焦虑障碍很难自愈,在得不到干预的情况下,它通常会持续终生,进而导致生活的幸福感显著降低。更糟糕的是,由于过高焦虑带来的持续性心理压力,会让人更容易产生其他心理问题,如抑郁、酗酒等等......
青少年焦虑障碍的
7个信号:
厌学
在临床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师的专业评估中,厌学是非常重要的识别孩子焦虑情绪的指标。尽管并不是所有厌学都一定是由焦虑导致的,但厌学的孩子中大多数都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学业或同伴社交是引起他们焦虑情绪的最重要的应激源。
有些家长简单地将其解释为“孩子不爱学习”,而忽略了本质上焦虑情绪对于学业表现的影响。其实,很少有孩子从一开始就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学业,很多孩子是因为在学业上太挫败、焦虑,才最终自我放弃了在学业上继续坚持努力。
肌肉酸痛或头痛
焦虑常使人无法放松,使肌肉和神经长期处于紧张和警戒的状态。因此,长期慢性的焦虑非常容易导致肌肉酸痛或头痛。
很多孩子虽然不会直接告诉父母“我很焦虑”,但可能会以抱怨躯体不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痛苦。一些内向的孩子可能甚至连躯体不适都不会直接表达,但如果父母能够细心观察和耐心询问的话,和父母交流躯体不适,通常比告诉父母自己情绪痛苦更加容易。
腹泻
胃肠是对紧张情绪非常敏感的器官,在遭遇压力时,敏感的人的肠胃会跟着做出一连串的反应,如腹痛(痉挛)、腹泻等等。
有调查显示,在肠易激惹综合征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有焦虑障碍。而在成人焦虑障碍患者中,也有非常多人回忆自己在上学期间有肠易激惹的症状经历,比如,每逢重要的考试前就腹泻不止。
无法集中精力
由于学习通常是引发青少年焦虑的诱因,因此在进行学习时,有焦虑障碍的青少年通常会觉得非常烦躁,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因此,很多焦虑障碍的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会体验到非常巨大的挫折感,对自己感到失望甚至是痛恨。他们也许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长,可效果却非常一般。有些家长说的“好孩子”,每天都熬夜到很晚,背书写作业,但效率却出奇地低,而且考试成绩也没有因为努力而产生好分数,这种现象很多都与焦虑症状带来的注意力缺损有关。
容易疲劳
焦虑障碍患者通常会想很多(比如反复想自己做得不够好,是个失败者),所以,尽管从外部的行为来看,焦虑障碍患者可能没有什么特别消耗体力的活动,却非常容易产生疲劳的感觉,使得之后的任务做得有心无力。加之长期的焦虑通常也会伴生抑郁的情绪,而抑郁的情绪就更加重了疲劳和耗竭的感觉。
拖延行为
有的孩子应对焦虑的方式是拖延。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逃避焦虑感的策略,尽管它长期来看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但是在焦虑带来巨大的情绪痛苦的当下,用拖延的方法逃避掉痛苦,不管对孩子还是对成人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
家长也许会对孩子的这种反应非常气愤,觉得孩子“懒”、“不努力”,不过,通常呵斥很难产生积极的效果,因为情绪上的焦虑痛苦不会因为呵斥而减少,就算外在的行为表现减少了一些拖延的现象(比如家长禁止孩子去玩游戏、命令他立刻去书桌前开始学习),但这无非是创造一种“无效学习”的状态。
易发脾气
焦虑这种内在紊乱的、烦躁的情绪会使一些青少年的情绪变得易激惹,使他们更容易不耐烦、愤怒和乱发脾气。
如果家长不能理解这是孩子焦虑的反应而及时去处理,反而认为孩子是“不听话、找打”,可能会带来亲子关系的恶化,会使孩子以后都会抗拒与家长的沟通或可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