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开通在线咨询及预约挂号,点击“预约挂号”
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困扰着3.5亿患者。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其中抑郁症为 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抑郁症,通常需要长期治疗,而且,病情反复,患者和医生们,都需要面对抑郁症的挑战。那么,要想针对性治疗抑郁症,应充分地了解抑郁症,这一点,患者和家属都应该充分意识到。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精神+生理的问题,换言之抑郁症既有心理上的问题,也有精神上的问题,同时还存在一定的躯体反应。虽然,抑郁症患者去做身体检查,没有器质性的问题,但在生理上、躯体上还是存在难受和不舒服。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神经受到了刺激,而大脑是我们的司令部,一旦神经受到了刺激和打破了它们原有分泌的规律。那么就会导致出现的一系列神经官能症的症状,比如:“心慌、呼吸困难、肠胃不适、身体游离性痛疼、头痛头晕、身体颤抖等。”抑郁症患者经常有自责,自罪、轻生,无意义感,什么都不想做,兴趣缺乏等等。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想不开,其实根本就不是想不开,这是抑郁症的症状特点之一,由于神经递质等原因,丧失了兴奋高兴的能力。抑郁症就是这样的。还有的所谓的微笑抑郁症的患者,表面还能表现出来开心微笑,但是一旦独处就会立刻痛不欲生,不想活了。
抑郁症发作的急性期到临床康复,一般平均两到三个月,但是,所谓的临床康复,只是抑郁症状的基本没有,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治好,还要继续的治。按《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里面的建议,需要进行全病程治疗,即还要进行巩固期、维持期治疗,经过评估后,再逐渐减药或停药,最终终止医治。大多数患者仅仅是服药两三个月或者半年,症状消除之后就不再继续了,实际上就很容易复发。抑郁症治疗达到临床康复后,三年之内平均复发一次的几率是百分之五十。复发三次之后,复发的几率是百分这一百。更常见到的情况是,患者可能并没有真的正规治疗,也没有真的临床治好抑郁症,而是总在反反复复,时好时坏的,这种情况可能更常见。
抑郁症具体致病机理不明,但与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有关。有的患者家属总是怀疑,我的孩子、我的家人会得抑郁症吗?不应该呀,怎么会呢?其实这是抑郁症的特点,病因的复杂性。如,原生家庭问题幼时的创伤经历、持续的压力、有问题的家庭教养,应对模式不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不合理认知等等,都可能是导致抑郁的原因。抑郁的同时可能还会有焦虑、恐惧、社交恐惧、强迫症,也许还会有躯体化症状或者有身体生理的病。研究发现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在共患疾病方面,中国约有41.1%的抑郁障碍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其中29.8%的患者共病焦虑障碍,13.1%的患者共病物质使用障碍,7.7%的患者共病冲动控制障碍。约69.9%的抑郁症患者存在低睡眠质量,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白天精力不足等,共病患者出现自杀心理和行为的频率明显高于无共病患者。共病焦虑障碍主要包括共病创伤后应激障碍、特殊的恐怖症、惊恐症等,常见于40-59岁患者。抑郁症是=一种源于大脑的、“身”“心”都处于痛苦状态的疾病,明显的危险就是轻生、致残,重度抑郁症患者有10%-15%的人可能会自杀身亡。最严重的情况是扩大性自杀,曾有报道——身患重度抑郁症的母亲在自杀前带着她的孩子一起去死亡,或先杀死自己的孩子再自杀。另外,就是长期的久治不愈,导致社会功能减弱或丧失。并不是每个抑郁症患者的症状都是一样的,也不是每个抑郁症患者的治的方法都可以相同,不同的患者的个体差异性非常大。例如有时候失眠、有的人会嗜睡,有的人特别能吃,有的人根本就厌食,什么都不想吃。误解抑郁症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管是对症状还是对患者,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误解。因此,抑郁症患者真的很难。比如典型的误解,抑郁就是懒、矫情、装的;吃饱了撑的,没事闲的;让他每天跑5公里、让他找点事儿干、让他去工地上搬砖,用这些方法治抑郁症!这些一厢情愿、自以为是的误解太多了。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抑郁症,大幅度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经过抗抑郁的规范化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获得最大程度临床康复,症状缓解。
京粤专家联合会诊进行中
失眠、抑郁、焦虑、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乱、强迫、恐惧、躁狂症、精神分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障碍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网瘾、厌学、情绪变化等有关心理问题。

精神心理疾病发现后一定要及时寻找专业医院进行诊疗,以免错过最佳看诊时间。
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咨询:
直接拨打咨询电话:020-8165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