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睡眠障碍症?我们怎样去调整我们的睡眠呢?

蒋小玲医生 发布于2022-01-17 15:49 阅读量88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Ynj2aSf2NHgWlc0l9iF-kw


睡眠障碍症是指睡眠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睡眠量不正常、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以及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精神疾病、躯体疾病、药物因素等。


图片|网络


由于某些身体疾病引起的睡眠异常,如脑病、内分泌疾病导致的代谢异常,表现为经常出现短时间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往往伴有摔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又如咳嗽、剧烈疼痛、瘙痒、夜尿频繁、腹泻等原因也会引起睡眠质量不佳。此类睡眠障碍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缓解躯体症状,对因治疗,方能有效。


而大部分人的情况,检查可能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但就是睡不好。主要表现包括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睡眠浅易醒、多梦、早醒、醒后难入睡、醒后疲乏、难以集中注意力、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梦游、梦呓、夜惊(睡眠中突然惊动、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梦魇(做噩梦)、磨牙、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等。这些不适偶尔一次当然无妨,如果常有,并且已经影响了白天的生活,就是睡眠障碍了。


图片|网络


可见睡眠障碍不仅仅是睡不着那么简单,有些人觉得我能很快睡着,没什么问题,其实不是,一个良好的睡眠应该是每天能够按时(最好23:00前)较快(15分钟内)地入睡(有环境的变化也能很快适应),安稳地保持7-8个小时的睡眠,不起夜,不容易被人吵醒,少有纷杂的梦境,早上能轻松醒来,醒后能够恢复活力,头脑清醒,肢体轻快,可供一整天的学习工作而不至于太疲惫。


可是现在有多少人能够拥有这样的睡眠呢?生活学习的压力、焦虑抑郁的情绪、爱不释手的电子产品、长期不良的睡眠习惯等等都是造成睡眠障碍的元凶。长此以往,各种不适疾病都会找上门来,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面色萎黄、皮肤粗糙、色斑、黑眼圈、脱发、焦虑、抑郁、早衰、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癌症等等都是可能的后果。


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去调整我们的睡眠呢?



1.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放下你的手机,尽量23:00前入睡。


2.放松心情,不要思虑过多。


3.白天不要睡太多,午睡20-30分钟即可。


4.午后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5.白天适当做些运动如快走,晚上不宜过度运动。


6.睡前可用温水泡脚至微微出汗为宜,不宜过烫及时间太久。



睡眠障碍较轻的可以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回到正轨,如果效果不佳的话,可能就需要结合一些其他的治疗,比如中药、代茶饮、针灸、穴位按摩等。不要太紧张,都是有办法治疗的,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放松愉快的心情,祝你睡个好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