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总是慌慌的,害怕发生什么事”无处安放的焦虑如何缓解?

蒋小玲医生 发布于2021-12-17 13:59 阅读量822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hd9Ejea9o1aedDHSVO2LJQ

我们仿佛每天都活在焦虑当中,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不放心这个也不放心那个。


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的心灵营养却逐渐缺乏馈赠。


焦虑症属于一种心理疾病,通常叫做焦虑障碍,焦虑症患者会经常感到焦虑、恐慌、并且经常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还会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


严重时还会有恐惧情绪,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现象。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焦虑症?



1、精神性焦虑

精神性焦虑是本症核心症状,表现为担忧、紧张、焦虑不安和害怕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患者外观表情紧张、双眉紧锁、姿态僵硬而不自然。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加,不能静坐,反复徘徊,搓手顿足。

2、出现躯体焦虑症状

表现为躯体性焦虑,主要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症状涉及许多系统,口干、胸闷、过度换气、心悸、尿频、耳鸣等。有时是患者就诊时的最初主诉,当发作开始变得加剧时,患者会感受到胸部发紧。这不会是很急性的,以至于让人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作。相反,只是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或者感觉有点呼吸困难。患者外观表情紧张、双眉紧锁、姿态僵硬而不自然。这是轻微焦虑症的表现。


3、无法专注自己的事情

易激惹,注意力集中困难,对声光敏感。因注意力无法集中,患者自觉记忆力减退;常有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甚者有梦魇或彻夜不眠。梦魇时患者突然醒来,大汗淋漓,极端恐惧。当焦虑发作到达这一程度时,患者的注意力会遇到麻烦,因此需要平衡关注点,如驾驶,学习,工作或照顾孩子等。这可能是发作令人沮丧的一面。因为没有人希望事情失去控制,因为焦虑使人无法集中注意力。


那么,我们要如何控制焦虑对我们身体产生各方面的困扰呢?


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变化,当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多跟人交流,必要的时候要看心理医生。


由于许多身心疾病可呈现出焦虑症状,因此在进行治疗前必须做好检查以及必要的心理测定工作,以排除继发性焦虑反应的各种原因。



明确诊断是进行抗焦虑治疗,进而取得满意疗效的先决条件。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应坚信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并非自己认为的那样严重或者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经过适当的治疗,此病完全可以治愈。


一般来说,轻微性的焦虑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调节达到自愈,而严重的焦虑症患者,必须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达到完全康复。


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和全面达标、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对焦虑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平时的自我状态调整。


焦虑症目前治愈几率非常大,具体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医生给予的具体方案而定。


注意事项:

给予焦虑症患者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焦虑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患者也要进行复诊,防止病情加重或者复发。



相关疾病: